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568|回复: 29

一次关于漏电保护跳闸的故障排查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不知您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时刻:自己费尽心思解决了一个复杂问题,内心充满成就感,但在旁人眼中却显得微不足道。或许是因为技术细节难以被理解,又或许问题本身带着些"乌龙"色彩。最近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案例,在此与大家分享。
    单位的会议室最近经常跳闸,漏洞开关在另外的房间,我没有钥匙,每次跳闸跳闸都要麻烦大楼的电工复位,非常不便。怀疑开关问题,换了,涛声依旧。次数多了,感觉是个问题,必须解决。
    跳闸的是墙上的一个插座,给大屏和一些视频会议设备供电。开会时从来没有跳过闸,每次跳闸都不知道时间,都是开设备的时候发现已经跳闸了。没有摇表,用万用表测量,也没有发现问题所在。
    我想了很长时间,注意到一个现象:每次跳闸都是在插座的开关关了之后。也不是立即跳闸,一般是早上发现跳闸,因此怀疑是夜间跳闸的。为什么以前没有跳闸,最近才跳呢?我忽然想到,不久前,一些工人把一个大屏移到了会议室,并且改了取电位置,原来从东墙取电,离设备较近,插排直接插到墙插上。现在从西墙取电,用一根长线,安装工人接的插头。
    难道是插头的问题?
    这个简单,立即拆开插头,果然接错了:应该是左零右火,接成了左火右零!改过来,问题得以解决。
    我认为分析原因很重要!这也是自以为NB,而别人不以为然的缘故。为什么会跳闸?单纯插头接反应该不会引起跳闸。
    问分析这次跳闸由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1、零火线接反(这是前提);
    2、插排开关关闭(当然必须肯定插排的零火线没有接反);
    3、带了多个设备,并且这些设备都使用开关电源(如果都使用变压器也不会引起跳闸);
    4、电压较高,这个比较容易忽略,夜里用电低谷时电压可能升高。
    现在说一下跳闸的具体原因:零火接反并且开关关断,相当于关闭了零线,只有一根火线进入设备的开关电源,而开关电源在输入侧都有Y电容滤波到地,漏电电流就是顺着这个电容,通过接地线(有接地线也是一个必要条件,前面忽略了)到地。这个电流平时正常工作时就有,设备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一般较小,一般不足以引起跳闸。如果没有零线,那么火线通过X电容到零线,再通过零线上的Y电容到地,使得漏电流倍增,加上夜里电压升高,跳闸的概率大增!这就是根本原因。
    解决问题很容易,就是重新接一下插头,这也是别人可以看到的。难的是找到问题的原因。
93be35cd3dee4e9191c8e826d3f1c3d9 (1).pn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收起 理由
DLJwmg + 3 赞一个!
大武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一些容易忽略的小问题反而带来大故障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这样,别人看到的只是你重新接了下插排线,他觉得他也会呀!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论,分析得很好。学习学习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Y电容不足以引起漏电跳闸,应该是别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zzfjct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零火接反也不会跳漏电开关的,应该是线路有漏电情况存在,有其是零线微漏电会造成不定时跳漏保。用指针万用表10K档(数字表用兆欧档)测量应该可以查出来的。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按照要求去做才能万无一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25-4-28 10:31
零火接反也不会跳漏电开关的,应该是线路有漏电情况存在,有其是零线微漏电会造成不定时跳漏保。用指针万用 ...

分析的对。但应该用500V摇表测下线路的绝缘。有的问题万用表测不出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Y电容很小啊,可能还有漏电的原因。
原来一个幼儿园的洗手池水管爆了一点点,旁边的墙壁湿了,附近插座漏电偶尔跳,查了很久,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科生是不同,理论基础扎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5-1 13:26 , Processed in 0.06596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