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863
- 阅读权限
- 45
- 推广
-
- 幽默
-
- 注册时间
- 2009-6-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10-9-19 07: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意 于 2010-9-19 08:22 编辑
TCL黑屏检修经验
1:视板元件性能不良,早期的TCL视放管是采用国产的DA4544,这个管子性能太差,容易导至检测不能通过,只能使用代换法.后期用的是C4544,这个是进口件来的,不容易产生性能不良.也有些是用F422与F423配对来做为视放,如果采用是这种种元件,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加速电压来观看图像,看图像是否偏色,最后可以根据偏色来判断是那一路出问题.如果修得多这种故障,可以不用万用表来测量到底是那个元件出问题.只需要看管子的引脚,出问题的与正常的比,其两脚之间有些少放烧坏的痕迹.同样,视放板上的阻容元件出问题也会黑电平无法通过.常见的是阴极电阻变值,或者开路.
2:由于数据问题引致的黑屏故障.判断是否由于数据出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只需要来回调低调高加速极的电压直到出图像为止,此时,除了音量键,其它的就不要按.按音量时,观察音量走条速度是否与平时一致,相对来说,数据出问题,走条速度必然会慢许多.这点很关键,是我们判断故障是否是由于数据出问题引起的.此时,只要更换数据即可修复.因为平时大家都只是检查视放板与黑电平检测脚的外围线路而已.这点很少人会想得到.
3:是特殊的,我没办法从理论上有何解释.那就是CRT管座坏.
4:CRT的轻微老化,是我们无法判断的.如果是它引起的,惟有减小灯丝的限电阻,或者提高加速极的电压来修复.但不能保证修复后的使用时间.如果是CRT有某一支枪有问题,指的是开路.有一个很实用的办法.将三个阴极电阻挑开,然后开机,此时可以在管座的三枪位置那里测量是否有电压(大约是在180伏左右),如果某一支枪没有电压,证明此枪开路.这个办法可以测量三枪的发射能力是否平衡.
在TDA8361/8362机型中,引起黑屏故障的原因:
1。检查48脚电压是否大于6V.48脚具有视频静噪功能,当TDA8361/8362的48脚电压大于6V时,中放截止,比如金星C7417的R357开路(此为常见故障),造成V361截止,V314导通,48脚电压大于6V,屏幕无光,此时AV输入有正常图象。
2.检查16脚电压是否为0.该脚为视频信号选择控制脚,如为高电平,则TDA8361/8362处于AV接收状态,此时AV输入有正常图象。
3。检查21脚电压是否为0.该脚为插入信号控制脚,当该脚电压大于1V时,TDA8361/8362送到灯座板上的信号是来自22,23,34脚送来的信号(字符信号),只有当21脚电压为0V时,TDA8361/8362送到灯座板上的信号才是内部解调后的视频信号。
检查17,25脚的亮度、对比度控制电压是否太低。
5。检查38脚沙堡脉冲是否正常。
6。检查CPU是否死机,可按遥控器上待机/开机键来确定。
7。灯座板故障。
飞利浦UOC机芯暗电流检测电路检修分析
原理简介
在传统电视机中,当视放电路元件参数变化或CRT参数的差异将引起偏色现象,这将直接影响到图像效果。偏色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阴极电流的变化(某阴极电流或过大或过小)。
暗电流检测电路的作用就是实时检测阴极电流的变化,并动态调整RGB信号输出量,从而自动平衡阴极电流,使CRT白平衡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
暗电流检测电路有效地克服了传统CRT白平衡电路电位器机械触点老化出现的偏色故障,同时也免去了开壳机械调整的烦琐(可以使用白平衡自动调试仪进行调整,保证了白平衡的一致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飞利浦机芯的CRT暗电流检测电路(BLK1N),是在I2C总线的控制下,将CRT的三个阴极工作电流分别取样,并反馈到本机解码电路的暗电流输入端,与内基准进行比较、量化后自动连续补偿CRT阴极电流的输出量,从而自动平衡阴极电流使CRT白平衡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
暗电流检测是在每一场的逆程时间内完成的,及在每场的开始几行采用时序的方式分别发出RGB检测信号,对应时序所反馈回的阴极电流信号及为暗电流检测信号。解码芯片通过对此信号的检测并与内部基准进行比较,产生误差信号,然后自动连续调整解码芯片的RGB输出量,从而调整CRT阴极电流.
TCL-AT2960B电路解释:
(1) 由Q511、Q512、Q513组成了R信号的视放驱动电路,C511、C512为改善高频成分而设置。
(2) 作用:D512为嵌位二极管,消除因CRT打火所造成的阴极电位升高而损坏视放电路。原理:D512负极接+200V,保证了正极电压只要超过+200V就会被D512嵌位。
(3) R518、R528、R538为各个视放电路的暗电流检测电阻,将每个阴极电流的变化通过R501、R232传输给TDA9373第50脚。
电路原理:(以上图R通道为例讲解)
TDA9373的预视放电路输出的RGB信号驱动三个视放电路工作,控制CRT的阴极电流。阴极电流越大,CRT亮度越高。反之阴极电流越小,CRT亮度越低。阴极电流的大小最终将在R231上以电压的形式表现,当阴极电流增大时,R231上的电压升高;当阴极电流减小时R231上的电压下降。变化的阴极电流在R231上形成变化的电压,输入到TDA9373第50脚。与内部基准进行对比,产生误差然后动态控制TDA9373第51脚的输出量,平衡阴极电流,保证CRT白平衡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
暗电流检测电路的保护:当TDA9373检测到的暗电流反馈信号异常时,会立即将RGB输出截至而进入到保护状态,防止了故障范围的扩大。此时视放截至(灯丝亮黑屏),消除了因CRT外围电路出现故障机器非正常工作而造成CRT过流、过压导致切颈报废。但同时也给维修此部分电路增加了难度,一但视放电路异常,表现得不是偏色或缺色,而是黑屏。
i通过以上的原理分析,我们必须了解两个关键问题:
(1)TDA9373内部的基准其实就是我们在总线里面所调整的黑白平衡,当调整黑白平衡时,其实是在调整内部基准,从而间接的调整了RGB的输出量。
(2)TDA9373对暗电流的检测,并非只检测直流工作点。它是一个动态的检测,分直流量和交流量两部分检测。所以并非有些人所认为的我们可以将TDA9373第50脚强制到某个直流电压就可解除暗电流检测的自动控制。
通过附图分析我们还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视放部分电路原理,关键在于阴极电流回路.
阴极电流回路为: 阳极高压-阴极-视放电路-暗电流检测电阻-最后到地
(2)阴极电流大小与那些电压有关系,这些电压将影响着阴极电流的大小。
由CRT工作原理可以分析到影响阴极电流主要有:
1阴栅极电位差,依靠TDA9373第50脚输出的R IN信号驱动视放电路控制阴极电压(栅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改变了阴栅电位差。
2加速极电压,高压包加速极电位器控制。
3阳极高压,正常机器此电压稳定不可控制。
二.故障检修(以下问题的分析是在CRT灯丝正常点亮的情况下进行)
此部分电路的常见问题
(1) 黑屏:此部分电路出现故障,你不会再看到CRT偏色现象。因为暗电流控制电路的作用,如出现阴极电流变化引起的偏色时将通过电路自动校正,但如偏差过大暗电流检测电路将认为电路工作异常而黑屏保护。
(2) 图闪:图象整体色闪,出现彩色异常的图象并不停的闪动。此问题也为暗电流检测电路故障,原因为检测电路工作不稳定引起。
由于加入了暗电流检测电路,在检查此部分电路故障时不能再使用传统的检测方式。如出现黑屏问题,我们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检修:
黑屏故障产生可能的原因:
黑屏故障也就是阴极电流的异常,那些电压会影响阴极电流呢?
(1) 加速极电压异常
(2) 阳极电压异常(此部分故障较少)
(3) 阴栅电位差
a.TDA9373的RGB信号输出异常
视放电路异常
c.暗电流检测电路异常
CRT本身故障
故障检修就是先查找故障单元,再进一步确定故障元件;根据以上分析,
第一步.我们可以在视放输入级添加5V电压,强行让视放电路导通而增加阴极电流,强行让CRT点亮。
如CRT点亮,并使用同样方法试其他两个阴极。若点亮后亮度正常,并三色一致及说明视放电路、CRT、加速极、阳极高压正常。问题应该在暗电流检测电路
l暗电流检测电路的检修:
我们知道阴极电流的变化,在R232上形成的电压就会变化。利用这个原理,我们改变阴极电流,然后测量R232上的电压变化就可以判断此部分电路是否工作正常。改变阴极电流的方法很多,我们通过方便的调整加速极电压,就可以改变阴极电流。此时测量R232电阻上电压的变化,就可以判断此部分电路工作情况。而不一定要在整个电路工作的情况下去检修。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对使用三块TDA6111视放电路的检修,我们可以分别断开TDA6111的○5脚进行测量,在调整加速电压时如那个视放块的第5脚电压没有变化,哪个阴极电流回路就有故障。
如CRT不亮.
第二步.直接将阴极对地短路
如CRT点亮,并使用同样方法试其他两个阴极。若点亮后亮度正常,并三色一致及说明CRT、加速极、阳极高压正常。问题应该在视放电路。:
如CRT不亮
第三步.
检查加速电压,加速电压的情况就能间接的反应阳极高压是否正常。如加速电压正常,则为CRT不良。
如加速电压异常,检修加速电压形成电路。
黑屏是飞利浦机心特有的现象 在检修的过程中牵扯的面积比较广,给维修带来一定的难度
老式机器不带总线的 有tda8361(8362)的 还有比较老的就是TCL932X系列 出现黑屏一般都是脉冲电路出问题,老机器比较好判断 一般是场电路有问题 引起保护而黑屏 提高加速电压可以看见水平亮线,如果提高加速极出现满屏的回扫的话 请检查沙堡脉冲 ,包括场脉冲,行脉冲和同步脉冲
2:新型的机器用8843 8838 由于采用了总线的控制方式检修比老的机器更加的麻烦 总线 ABL 脉冲 AKB 检测其中一路出问题都会引起黑屏。
采用飞利浦机心的彩电型号较多,产生黑屏故障的原因除亮度信号丢失或亮度控制电路(包括ABL电路)有故障外,其主要原因还有:沙堡脉冲产生电路、传输电路发生故障,造成沙堡脉冲信号丢失或异常;场输出电路有故障或场输出块损坏;色解码电路有故障或色解码块损坏。维修实践表明,上述故障原因不同,其故障表现也有所不同: 1.沙堡脉冲信号丢失或异常时,在关机瞬间屏幕上有水平光栅闪亮。因为沙堡脉冲信号丢失或异常时,会导致色解码电路不能正常工作,使三基色信号输出偏低,引起视放管的c极电压升高,使显像管截止而无光栅。 2.亮度信号丢失或亮度控制电路(包括ABL电路)发生故障时(亮度控制电压正常时应在1~3.4V间变化),则关机瞬间屏幕上不会出现水平光栅闪亮。 3.场输出电路发生故障时,沙堡脉冲信号电压会上升为2.5V左右,而正常值应在1.1~1.5V之间。根据上述故障原因分析及实测关键点电压数据,基本上可确定其故障部位。
[例1] 一台TCL9425彩电,有伴音、无光栅,但关机瞬间屏幕上出现水平光栅闪亮。
该机图像信号处理电路采用TDA8305A(与TDA4501功能基本相同),其{27}脚为沙堡脉冲输入/输出端;矩阵电路采用TDA3504,其{6}脚为沙堡脉冲信号输入端,{17}脚为亮度控制端,其{19}、{20}、{1}脚分别为R、G、B三基色信号输出端。根据关机时屏幕闪现水平光栅分析,为沙堡脉冲信号异常所致。
检测显像管三阴极电压均高达180V左右,将加速极电压调高,出现带回扫线的满屏光栅,说明场输出电路正常,其故障在沙堡脉冲信号输入/输出电路或行逆程脉冲电路(见附图)。恢复加速极电位后,测IC102{27}脚电压为2.2V,而正常值为1.1V。关机检查行逆程脉冲传输电路中R437、ZD401、R430、C416等,发现传输电容C416(1500pF/2kV)失容。更换C416后故障排除。
[例2] 一台TCL9329彩电,有伴音,但光栅极暗,而在关机时屏幕闪现正常的水平光栅。
因为有极暗的光栅,说明沙堡脉冲信号基本正常。测IC304(TDA3504){6}脚沙堡脉冲电压为1.1V左右,正常,而其{19}、{20}、{1}脚电压均偏低于4.6V正常值,显像管三个阴极电位均偏高于162V。测TDA3504{2}脚+12V电源正常,查其相关脚外围元件正常。试换TDA3504,故障排除
D2983彩电呈黑屏
该故障的特征是开机后,无光栅、有伴音,开机时屏幕上有亮光闪动,有伴音,说明开关电源、控制系统电路、调谐器A101、中放、视频检波电路以及TDA8843内接同步分离电路、行一致性检测电路、行激励脉冲形成电路工作正常。将加速度极电压提高,屏幕上出现满屏回扫线,测量视频放大电路TDA6107⑦、⑧、⑨脚输往CRT R、G、B三阴极电压均高达200V左右,说明屏幕上无光、屏幕的原因是TDA6107内部R、G、B三运算放大电路和CRT均处于截止工作状态。测量TDA8843(19)~(21)脚基色电压均接近1V(正常时三脚电压均在2.5V左右),检查TDA6107及周围元件正常,说明故障出在TDA8843组成的R、G、B基色信号处理电路上。R、G、B基色信号混合处理电路由TDA8843相关电路和(18)~(26)脚之间的外电路组成。其中(23)~(26)脚为字符显示有关脚。TDA8843内置R、G、B基色信号选择开关,该开关电路既受I²C总线控制,还受(26)脚输入的字符消隐脉冲控制。为确定本机故障是否出在字符显示电路上,将(26)脚对地短路。此时,屏幕上有图像显示,说明黑屏的原因确实与字符基色信号输入电路有关。考虑到字符输入电路(23)~(25)脚之间的外电路同时出故障,造成黑屏的可能性极小,故障应出在TDA8843或(26)脚外电路上。检查(26)脚与CPU(25)脚之间的元件R038、R074及印制线路,发现电阻R074开路。R074开路后,CPU(25)脚输往TDA8843(26)脚的字符消隐信号幅度增大,造成基色信号处理电路工作不正常。更换损坏的元件后,故障排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