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54394|回复: 19

新环保冷媒R32安装及维修操作指南(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0 17: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昨天发了R32环保新冷媒的设备认识和维修的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今天继续发有关R32制冷设备的维修需要注意的细节。如果大家觉得有帮助,还可以继续给大家发有关R209冷媒的维修和检修操作维修指南。发布的内容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版权和最终数据的更改权利。特此声明!

一、R32冷媒维修要求及操作规范
1、维修场所及人员要求
在维修场所内的所有维修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应该知道所从事作业的性质。应避免在密闭的空间
内维修,保持维修场所通风(打开门窗)。维修区域应适当隔离,通过控制可燃材料以确保维修区
域内的工作条件的安全。
2、检查制冷剂是否存在
维修前和维修过程中应当使用适当的制冷剂监测仪在区域内进行监测,确保维修人员意识到存
在潜在可燃性气体。
3、灭火器的放置
对制冷系统或相关部件进行热加工作业时,应将适用的灭火器置于就近处。制冷剂注入区域应
配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4、禁止火源
对维修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明火和潜在点火源(包括吸烟在内)并控制隔离可燃材料。
5.制冷设备的检查
如果更换电气元件,这些电气元件应按照使用目的和正确的操作规定进行安装。
6.电气装置的检查
电气元件的维修和维护应包括初始的安全检查和元件检查步骤。如果存在危及安全的缺陷,则
要将器具电源断电,直到缺陷得到妥善的处置。如果最后不能完全消除缺陷,而且又必须继续操作,
那么就应当采取适当的临时解决办法。将此情况报告给空调器的所有者,并且对所有相关人员提出
警告。
初始的安全检查应当包括:
● 电容放电: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以避免产生电火花;建议采用专用放电电阻,或者灯泡、
电烙铁等负载进行放电,不得直接用螺丝刀放电;
● 在充注、回收和清洗系统的过程中没有裸露在外的电气元件和配线;
● 接地的连续性。
7、密封元件的维修
维修封闭元件控制器主板时,应先断开设备的供电电源,应整个控制器盒组件替换,应确保替
换的控制器盒组件的密封性及配套线端子的正确性。
对电气元件的下述维修中应特别注意不要发生影响外壳防护等级的维修方式。不当的维修方式
可能导致:线缆受损,过量连接,端子未按原来的规定安装,密封受损,密封盒安装错误等危险。
确保设备的安装安全可靠。
确保密封或密封材料不会由于老化而丧失防止可燃性气体进入的作用,替代部件应当符合制造商的规范要求。
8、本质安全型元件的维修
若不能确保空调器在使用过程中不超过允许电压和电流的限定时,不得在电路中使用任何永久
性的电感或电容负载。本质安全型元件是唯一可以在可燃性气体内继续工作的元件。测试仪器要设
定在正确的档位上。若更换元件只能采用制造商指定的零部件,其他零部件可能会导致泄漏在空气中的制冷剂着火。
9、线缆检查
检查线缆是否会受到磨损、腐蚀、过压、震动、锋利边缘或其他不利环境的影响。该检查也应
考虑老化或压缩机、风扇的持续震动对线缆造成的影响。
10、可燃性制冷剂的检查
检查制冷剂的泄漏应当在没有潜在点火源的环境中进行。不应使用卤素探头(或其他任何使用
明火的探测器)进行检测。如果怀疑有泄漏,则应将所有的明火从现场移走或将火熄灭。
如果发生泄漏的位置需要进行焊接,则应回收所有的制冷剂,或者将制冷剂全部隔离在远离泄
漏点的部位(使用截止阀门)。在进行焊接之前以及在焊接的过程中,要使用无氧氮(OFN)对整个
系统进行净化。

11、移除和抽真空
对制冷回路进行维修或其它作业时应按常规程序操作。但也应重点考虑制冷剂的可燃性,按照
以下程序操作:
● 清除制冷剂;
● 用惰性气体净化管路;
● 抽真空;
● 再次用惰性气体净化管路;
● 切割管路或进行焊接。

12、充注制冷剂程序
作为对常规程序的补充,增加以下需求:
● 确保在使用制冷剂充注设备时,不会发生不同制冷剂之间的互相污染。充注制冷剂的管路
应当尽可能最短,以减少制冷剂在其内的残余量;
● 储罐要保持垂直向上;
● 确保制冷系统在充注制冷剂前已采取接地措施;
● 充注完成后(或尚未完成时)在系统上贴上标签;
● 必须注意不可过量充注。

在向系统再次充注之前用无氧氮进行压力测试。充注完成后要在试运行之前进行泄漏测试。在
离开该区域时应再进行一次泄漏测试。

13、加氟注意事项
维修加氟必须参照铭牌操作,按照铭牌上的数值进行加氟。

维修、报废与回收空调时冷媒清除注意事项

维修、报废、回收空调器时需清除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空旷的通风区域进行冷媒排放,
在排空R32冷媒后应使用真空泵进行抽真空(尤其是吸气管端),彻底排干净残存的R32冷媒。

二、新环保冷媒的储存管理要求
使用的R32 的冷媒罐必须与其他冷媒罐有区分,严禁混合制冷剂。

三、拆装机(移机)操作规范
1、拆机前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保持通风(打开门窗),拆机场所不能有点火源(包
括吸烟在内)并控制隔离可燃材料。
2、拆机前请先对制冷剂进行排除操作。
3、拆机时尽量采取连接管与内机一起抽出;如连接管太长,采取从外侧割管,再加
长焊接的方式处理。
4、拆机后对产品运输、装卸时严禁碰撞、跌落;禁止将机组储存在密闭空间及有火
源的空间内。

故障维修方案
1、与电子元器件有关的问题维修方案

定频72/120 柜机交流接触器防爆密封盒组件:
放在密封盒中密封。维修或更换时需打开密封盒,更换好交流接触器后需要盖好密封盒盖,打
紧4 个螺钉(先斜角拧紧两个,再拧另外两个)。若密封结构损坏,需更换整个密封盒组件。(如下图)
定频72、120 柜机交流接触器.png
电加热器组件:更改为陶瓷PTC,若损坏整个组件更换。
陶瓷PTC.png
其余元器件维修方法与普通R22 柜机相同。

2、内机泄漏维修方案

2.1 内机泄漏时,从连接管一侧割断连接管,将蒸发器拆回维修点后进行泄漏点检测与维修。
2.2 维修完成后,将管接头段从蒸发器一侧割断(割断长度比配件长度短15mm~20mm),并将维
修配件与蒸发器焊接在一起。
2.3 将连接管穿过维修配件(不可拆卸接头螺母)后用扩口器进行扩口,并检查扩口处边缘均
匀。
2.4 将连接管与蒸发器连接在一起。
2.5 对整机进行抽真空。

3、换压缩机、两器和管路时抽真空注意事项(时间要求)
换压缩机、两器和管路,要求售后维修增加8L真空泵,增加快速接头,从双侧进行抽真空。抽真
空时间确保1 小时,可以保证水份控制在60PPM 以内,以此确保维修后的产品品质。详细操作步骤
如下:
(1)将已返修的(已经更换系统零部件并完成管路焊接)空调产品分别从大小截止阀对接专用
的弯角充气阀(如下图);
双路抽空弯角阀门连接.png
(2)将真空管接头同弯角阀进行对接,开启真空泵进行抽真空操作,抽空时间1h;(如下图)
专用弯角充气阀.png
(3)完成抽真空后拔掉真空管,对整机进行灌注,关闭大小截止阀阀芯,取下弯角充气阀。
抽真空设备零部件组成清单:

R32抽真空清单

R32抽真空清单


以上部分涉及到焊接和分解整机系统以及电气部件的维修,同时请注意以上部分数据是50-125的机型的授权维修站配置的工具数据。如果大家觉得有帮助可以参考,如果有不明白之处不要喷,欢迎提问。
发表于 2017-4-10 18: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R32移机是不是要排掉?不能收氟?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2: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1精诚家维 发表于 2017-4-10 18:58
R32移机是不是要排掉?不能收氟?

不是!可以收回外机,但是,要在回收后,关紧角阀,同时在拆卸管道前对管道和内机部份进行抽真空或者用氮气吹除处理。
发表于 2017-7-10 14: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操作指南。
发表于 2017-7-10 17: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010210 于 2017-7-10 17:02 编辑

这个没干过。有点小担心。能像处理R600冰箱那样处理管路吗?
发表于 2017-7-12 16: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直接补充r32吗? 必须放完 抽真空? 然后在加?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22: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ybhsl 发表于 2017-7-12 16:25
可以直接补充r32吗? 必须放完 抽真空? 然后在加?

可以直接补充R32,不需要全新充装。
发表于 2017-7-13 08:5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次有个客户要移机,过去一看用的就是R32,直接和客户说这个不搞,这么危险的东西还是不搞为好,就担心不小心就出错!
发表于 2017-10-19 13: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操作指南。
发表于 2018-6-9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操作指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5-12 12:04 , Processed in 0.070557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