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2038|回复: 2

[微波炉] 微波炉的种类和性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3 16: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T809HSE编程器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微波炉按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电控制型 和 电脑控制型。机电控制型,微波通过定时器和功率调节器等机械装置来控制微波加热的时间。电控制型,按设定的程序完成各种操作。     微波炉按功能分,可分为:单一微波加热型 和 多功能组合型。
    单一微波加热型,又分:转盘式 和 搅拌式两种。

    多功能组合型,在单一微波加热的基楚上,增加烘烤装置。
    按微波的容量还可划分为 17 升 , 18 升 , 20 升 , 23 升 , 24 升 , 26 升 28 升 等微波炉。
    微波炉的微波输出功率一般在 600W ~ 900W 范围内。转换效率一般按 30% ~ 60% 计算,微波炉的实际消耗功率约为 1100W ~ 1400W 。
(二) 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1. 微波的特性
    微波是一种频率为 300MHZ~300GHZ 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具有可见光的性质,沿直线传播。微波在遇到金属材料时能反射,遇到玻璃、塑料、陶瓷等绝缘材料可以穿透,在遇到含有水分的蛋白质、脂肪等介质可被吸收,并将微波的电磁能量变为热能。由于微波的频率较高,它的传输需要用高导电率的 波导管来传输。
    微波的频段虽然很宽,但是真正用于微波加热的频段却很窄,主要原因是避免使用较多的无线电频率,防止对微波通讯造成干扰。国际上,家用微波炉有 915MHz 和 2450MHz 两个频率, 2450MHz 用于家庭烹调炊具, 915MHz 用于干燥、消毒等工业,医疗行业等。

2. 微波加热原理
   被加热的介质一般可分为 无极性分子电介质和有极性分子电介质 。有极性分子在没有外加电场时不显示极性。如果将这种介质放在外加电场中,每个极性分子会沿着电场力的方向形成有序排列,并在电介质表面会感应出相反的电荷,这一过程称为极化。外加电场越强,极化作用也越强。当外加电场改变方向时,极性分子也随之以相反的方向形成有序排列。若外加的是交变电场和磁场,极性分子将被反复交变磁化,交变电场的频率越高,极性分子反复转向的极化也就越快。此时,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增大,也就是热量增加,食物的温度也随之升高,便完成了电磁能向热能的转换。

    家用微波炉的频率是2450MHz ,电场方向每秒钟变化24.5 亿次,其生成的热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微波炉是用微波来烹调食物的,它是由一种电子真空管——磁控管,产生2450MHz 的超短波电磁波,通过微波传导元件——波导管,发射到炉内各处,通过发射、传导、被食物吸收,引起食物内的极性分子(如水、脂肪、蛋白质、糖等)以每秒 24.5 亿次的极高速振动.并由振动所引起的摩擦使食物内部产生高热,将食物烹熟.

3. 微波炉的工作过程
    电控系统将 220V 交流电压通过高压变压器和高压整流器,转换成4000V左右的直流电压,送到微波发生器产生微波,微波能量通过波导管传入炉内腔里.由于炉内腔是金属制成的,微波不能穿过.只能在炉腔里反射,并反复穿透食物,加热食物.从而完成加热过程。

1655049177
发表于 2014-3-23 17: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4-3-26 14:0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T809HSE编程器
微波对人体是有害的,但在金属包裹中是通过隔离,微波炉充分使这种害处变好处而被利用.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7-20 17:40 , Processed in 0.026162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