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44691
- 阅读权限
- 60
- 推广
-
- 幽默
-
- 注册时间
- 2015-4-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近共沸混合液由多种不同的制冷剂配制混合而成含有多种分子,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发生相变时,其表现与R-12、R22R-134a等制冷剂和其他共沸混合液完全不同当一部分混合液开始冷凝或蒸发,而其他组分尚未冷凝或蒸发时,就会发生混合液各组分的分离。这是因为:同一种混合液中,各组分实际发生相变的速度不同,混合液中各组分制冷剂的蒸汽压力也略有差异,势必形成各组分的冷凝和蒸发速度不同。如果某种近共沸混合液泄漏(汽化),那么混合液中沸点温度最低(蒸气压力最高)的制冷剂组分就会比混合液中其他的制冷剂组分更快地泄出。混合液中沸点温度仅次于最低值(即仅次于最高蒸气压力)的制冷剂也随之泄出,而具有最低沸点温度的制冷剂则以缓慢的速度泄放。许多混合液由3种制冷剂三元混合液)配制而成,因此就有了同时有3种不同泄漏速度的现象。一旦泄漏处被找到并予以修补,那么就可能出现新的问题:泄漏后留存于系统内的制冷剂混合液不再具有与最初充注于系统的制冷剂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比例关系。制冷剂混合液出现泄漏,并且是以蒸气状态泄漏时,才会发生组分的分离。在系统发生纯液体泄漏时,不可能出现混合液各组分的分离。这是因为只有各组分蒸气压力存在差异,而且我们需要液、气共存的状态。技术人员在充注制冷剂混合液过程中,当制冷剂蒸气从充液罐中排出时也会发生制冷剂各组分分离的现象。因此,对制冷系统充注近共沸或非共沸混合液时应采取液体充注。如果将新的液体制冷剂用于曾有泄漏的制冷系统做二次充注,那么因泄漏引起的组分分离所造成的容量损失很小,不会对此产生任何影响。只有从充液罐中排出液体制冷剂才能确保混合液以适当的比例和组分进入制冷系统如果从充液罐中排出的制冷剂为蒸气,那么必然发生各组分的分离。但是,当从充液钢瓶将适当的制冷剂液体转移至另一个储液钢瓶时。该制冷液就会迅速地转变为蒸气,只要将所有的制冷剂蒸气也充入系统,才能保证混合液组分以适当的比例进入系统 以上摘自《制冷与空气调节技术》第五版 P171、1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