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楼主: 哈,空调佬

加雪种时必须会观颜查色,心里才有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9: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RT809HSE编程器
suzhouxiaorong 发表于 2017-10-23 18:41
谢谢分享楼主的经验,加雪种是个细活,在量的把握上确实需要“悟”这要靠长期积累。

是的。工作在一线的维修兄弟,在平时的实操中,的确是要注意经验积累。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9: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近 发表于 2017-10-23 17:25
我给22机加氟都是先不开机加到加不进去后,然后开机细管结霜,再加到细管霜化后再稍微加点进去就完成了。不 ...

这还是不够的。
你这次进5楼没给捎些水果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9: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RT809HSE编程器
大轩 发表于 2017-10-23 17:59
应该不正常加氟少了细管结霜与不接霜处于临界状态实际f22只有3个半压

这个要得,利害了,兄弟高手
发表于 2017-10-23 19: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7-10-26 09:2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带水果哦
发表于 2017-10-26 09:37: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不错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7-10-26 12:0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的文章摘自百度文库,是我看到过的关于制冷剂充注最详细的论述 ,值得我们维修人员认真学习, 作者名字丢失表示歉意        正文:                R22、R410a冷媒充注  冷媒的特性   冷媒 R-22 R-407C  R-410A 分子式  CHCLF2  CH2F2/CHF2CF3/CF3CH2F  CH2F2/CHF2CF3  分子量 86.5 86.2 72.6 沸点(℃) -40.8 -43.7 -52.7 临界温度(℃) 96 87.3 72.5 临界压力(kPa) 4974  4816  4949.6  临界密度(kg/m3 )  512.82 515.78 500.0  液体密度(kg/m3 )  1208 1171 1107  气体密度(kg/m3 )  38.28 37.68 53.84  液体比热(kj/kg·K) 1.212 1.483 1.637  气体比热(kj/kg·K) 0.7604 0.9328 1.027  液体导热系数(W/m·K ) 0.08725  0.09214  0.1025  气体导热系数(W/m·K ) 0.01122 0.01280 0.01266  液体粘度(μpoise) 1808 1696 1314  气体粘度(μpoise)  1ODP 0.05 0 0 GWP  0.37  0.38  0.46  表中R410A蒸发潜热和蒸汽密度较大,压缩机单位排气体积的能力大,为避免系统设计点的偏离导致的效率低下,需要缩小压缩机的排气体积,更改压缩机汽缸。    在P-h图上,R410A冷媒的运转冷凝压力约为R22的1.5倍,设计时需要考虑相关构成部品的耐压性。(均为标准工况下)。 注意事项  空调停电12小时以上:  启动空调时,必须先使曲轴箱加热器得电预热,预热时间以系统充注冷媒量每公斤冷媒不少于1小时,目的是将曲轴箱内冷冻油中混有的液体冷媒蒸发,避免压缩机吸入液体冷媒,引起数字温度表 钳形电流表 重量计 冷媒R-22 操作工具连接 压力表的连接与排空液压缩。 充注温度计感温头的位置 钳形电流表测压缩机的电流 重量计称充注前冷媒的重量 维修阀及其操作 顶针阀结构 三通阀结构 阀杆 阀芯  调试工具的检验 压力表    把低压表接在装有R-22的钢瓶把高压表接在装有R-22的钢瓶 测量钢瓶周围的空气温度  根据压力表的指示值与冷媒的温度压力图表作对比,用压力表上等调节螺钉把压力表校正到该压力值。    在不同的大气压力下水的沸点在不断的变化,不同的海拔高度大气压力也在变化。如果我们正确地校准过温度装置,就不需工作地的海拔高度。把低压表接在装有R-22的钢瓶操作工海拔每升高1km,水的沸点降低3.64℃.如果我们在海拔2km校准温度计, 就不能在沸水中测量到100℃温度,只能是92.72℃。 100℃- (3.64x2) = 92.72℃ 冷媒充注过少  制冷量下降、输入功率下降、EER下降、设备寿命缩短。 冷媒充注过多  制冷量下降、输入功率增加、EER减少、设备寿命缩短。 R410a冷媒充注  由于空调所使用的冷媒R22、R407C及R410A在常温下是液化气体,所以在使用之前,必须参照高压气体管理法,以防止高压气体引起灾害。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容器的使用:  因R407C及R410A是高压气体,故被充填于高压容器。容器本身安全性较高,但若在使用时不够注意,则可能造成容器损伤,从而引起意外事故。所以一定要注意勿使容器摔落、倒下储藏:  R407C及R410A气体虽然为不可燃,在和一般高压气体同样储存时,应选择通风荫凉处。  换R407C及R410A气体比空气重,易沉于低处,因此,若气体漏出,充满室内,氧气浓度就会变低,从而因此人体缺氧症状。此外,在空气中存在R407C气体的情况下使用火时,会产生有刺激味及腐蚀性的有毒气体。 冷媒充注变化曲线  1. 当系统冷媒在65%的正常充注以下,吸气压力,回气管过热度, 液体管的过冷度,输入功率和制冷量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2. 当系统冷媒在65-125%的正常充注,吸气压力,回气管过热度,变化不明显输入功率变化稍明显,液体管的过冷度变化十分明显制冷量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 3. 当系统冷媒超过125%的正常充注,吸气压力,回气管过热度,变化不明显,输入功率和排气压力变化较明显,液体管的过冷度变化十分明显,制冷量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 安全注意事项  R410A比R22冷媒的压力要高大约1.6倍(绝对压力)左右,所以,在施工与售后服务的过程中一旦发生错误的操作,将有可能发生重大的事故。在安装R410A冷媒的空调时,请使用R410A专用工具以及材料,注意安全操作。  (1)操作之前,确认空调冷媒的名称,然后对不同冷媒实施不同的操作,在使用R410A冷媒的家用空调中,绝对不能使用R410A之外的冷媒。在使用R22冷媒的空调机中,也绝对不能使用R410A冷媒。  (2)在操作中如有冷媒泄漏,请及时进行通风换气。  (3)在进行安装、移动空调时,请不要将R410A冷媒以外的空气混入空调的冷媒循环管路中。如果混入空气等气体,将导致冷媒循环管路高压异常,造成循环管路破裂、裂纹的主要原因。  (4)安装工作结束后,请仔细确认,不能有冷媒泄漏的现象。气:、受到强烈碰撞或滚动。具如果冷媒泄漏在室内,一旦与电风扇、取暖炉、电炉等器具发出的电火花接触,将会形成有毒气体。  (5)在安装一拖多空调时,由于封入的冷媒量比较多,尤其是在小房间进行安装,即便是万一发生冷媒泄漏气,其浓度也不能超过规定值。否则,将造成缺氧的现象。  (6)在进行安装、移动空调时,请依据说明书的要求可靠的实施。当发生安装不良时,将造成冷媒循环管路工作不正常、漏水、触电、引起火灾等现象。  (7)请绝对不要私自对空调进行改造,修理时请专业人员进行。修理不当同样会引起漏水、触电、引起火灾等现象。  施工、维护方面的注意事项  (1)请不要与其他的冷媒、冷冻机油进行混合。R410A专用工具主要是在售后服务方面,与使用其他冷媒的空调不同,不要混合使用。  (2)由于R410A的压力比较高,所以将配管、工具等作为专用。 (3)由于和以前使用的其他冷媒不同,容易受到水分、氧化层、油脂等不纯物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操作时需充分注意,使用洁净的配管,防止水分等混入。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已经使用过的配管。在在焊接的过程中需保证在配管内一边流通氮气,一边焊接。 (4)从保护大气环境的角度出发,请使用真空泵。  (5)由于R410A是一种模拟共沸混合冷媒,在添加冷媒时,使用液体方式(将冷媒罐(粉红色 )倒置)添加。(使用气体方式添加时,冷媒的组成成分会发生变化,导致空调的性能也发生变化)  重要事项:  使用R410A冷媒的家用空调,压力比传统的R22冷媒的空调要大的多,所以,在先则材料方面,一定要与R410A相适应。  关于铜管的壁厚,要遵守JIS B 8607[冷媒使用的喇叭口以及连接头]的修正提案的规定 ,按照以下的要求选择R410A允许使用的铜管壁厚: 外径(mm) 铜管壁厚(mm)按装施工时必6.35 0.80 9.52 0.80 12.7 0.80  壁厚为0.7mm的铜管,绝对不能使用。 如何检测一个氟利昂不足的系统 下面的一些方法会经常用到:  1、用手触摸吸气管、排气管感知铜管的冷热; 2、观察视液镜里的气泡; 3、测量高低压力; 4、测量压缩机电流; 5、计算过热度; 6、计算过冷度;  7、测量冷凝盘管、蒸发盘管的进出风温差;须保证使用新配管。及连接 压力表(组合表阀;8、观察吸气管上的结露情况;  9、称重量冲注。  1、用手触摸吸气管、排气管感知铜管的冷热。 这种测量有什么错误呢?  a、如何知道所感知的温度为最佳状态  b、人体感知的温度为37℃或更高些(皮肤最高感受49 ℃) c、排气温度为49 ℃ 并不是最佳状态  每个人对冷热的感觉不同,如果你的手长有老茧,那么你感知的温度要比实际的要高些。通常人体对高于37℃感觉是烫的,对低于 37℃感觉是凉的。皮肤感知的温度极限为49℃,所以你的这种方法仅仅告诉你压缩机在运转。 2、观察视液镜里的气泡 这种测量有什么错误呢? a、气体沸腾  b、液体管压力降过大 c、没有过冷度  这确实表明有气泡表示缺少冷媒,但液管的压力损失也能引起气泡。如果液管的压力损失很大,液体冷媒会闪发为气体,闪发气体在流过膨胀阀时会减少冷媒的流量也会侵蚀膨胀阀。如果系统的过冷度很小,压力损失很容易产生在视液镜中看到的气泡。  如果你看到视液镜中的气泡是压力损失引起的而不是冷媒不足引起的,这时你继续加注冷媒来消除气泡,你会发现高压上升并引起跳机。手感知的液管温度不一定是很好的冷凝温度。6这种方法不能正确判断系统的冷媒冲注量。 3、测量高低压力 这种测量有什么错误呢? a、冷凝盘管肮脏 b、蒸发盘管肮脏 c、过滤网肮脏  d、蒸发器风机转速不正确 e、冷凝器风机叶片不正确  冷凝风量和蒸发风量的不满足,会影响测试的冷媒压力。如果冷凝风量不足高压会很高,如果膨胀阀系统的蒸发风量不足低压会很低。在你测试空调系统压力之前,必须确认冷凝风量蒸发风量满足。翅片盘管、过滤网要干净,风扇转速正确;检查确认风扇叶片没有变形、损坏,正确安装在轴上。冷凝器进出风温差为16.7℃,测量出的冷凝器进风温度加上16.7℃然后转换成压力,这个压力值应与测试的压力相同。  R410A:一般运行时,吸气压力0.70~1.15Mpa(表压),(绝对压力=表压+1大气压)。 4、测量压缩机电流 这种测量有什么错误呢? a、冷天冲注氟利昂 b、热天冲注氟利昂  c、盘管的干净与肮脏程度 d、过滤网的肮脏 e、马达轴承的耗损 f、主电源电压过低R22:g、主电源电压过高  在不同的情况下测试的电流也不同,例如电流受主电源电压值的影响,电压值的偏差引起电流的偏差。电流还受到马达轴承的润滑、热天、冷天的影响。 5、计算过热度  这种测量有什么错误呢? 毛细管系统 a、热天 b、冷天  c、潜热负荷、膨胀阀系统 a、冷凝器储液过多  通过测量蒸发器上吸气管的吸气温度和压力数值来计算过热度,压力值转换成温度值减去吸气温度值的差值,即为过热度。对于毛细管系统,测量正确的毛细管流量取决于压力和阻力。如果在冷天为了保证正确的过热度冲注系统,在热天系统会出现冷媒过量。对于最大热负荷条件的毛细管系统,会多加冷媒,由于最大热负荷是假想的,会减少冷凝器的面积,使高压升高。在最低热负荷条件下,毛细管流量过量。对于膨胀阀系统,会很容易冲注过量,由于膨胀阀会自动开启、一般运行时,吸气压力0.40~0.70Mpa(正常系统背压≥0关闭,过多或不足的冷媒流量通过盘管,会保持不变的过热度,如果认识到这一 点,会使冷凝器内积聚更多的冷媒,引起高压升高,电流偏大,压缩机耗损。膨胀阀系统的过热度为7-8℃。 6、计算过冷度  这种测量有什么错误呢? a、过冷度的多少 b、冬天季节 c、夏天季节 d、压力降的多通过测量液管上的液体温度和压力数值来计算过冷度,压力值转换成温度值减去液体温度的差值,即为过冷度。由于过冷度相当于冷凝器的冷媒液体的冷凝程度。如果液体冷凝程度太好,减少冷凝器的面积。这样高压升高和电流过大。如果过冷度偏低或不存在,在视液镜中看见由于液管压力降引起的气泡。膨胀阀系统的过冷度为8~12℃。过冷度只代表冷凝效果。 7、测量冷凝盘管、蒸发盘管的进出风温差 这种测量有什么错误呢? a、正确的冷凝器温差是多少 b、正确的蒸发器温差是多少 c、高潜热负荷的环境 d、正确的蒸发器风机转速 e、过滤器g、冷凝器的干净程度  风冷冷凝器设计温差为16.7℃,蒸发器设计温差为11.1℃.在高潜热负荷下,蒸发器△t会减少,由于这个原因,为了得到较高的△t而冲注过量,这会不利于压缩机的运行。由于风量会影响△t,在测量计算 △t之前必须确定冷凝器和蒸发器风量正确。经常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如压力计、风速仪、风机曲线图。 △t值只是一个冲注的信号值。 8、观察吸气管上的结露情况 这种测量有什么错误呢? a、膨胀阀系统 b、毛细管系统 c、空气流量 d、结露点 e、高负荷 f、冲注量不足  对于毛细管系统在冲注冷媒时,会观察吸气管的结露情况,这个冲注方法取决于的干净程度 f、毛细管的冷媒液体流量和两端的压差值。毛细管只有在设计工况下运行时,蒸发器的传热效果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蒸发器风量正常,发现冷媒根据负荷变化流过蒸发器,阻止霜管的形成。如果负荷减少,液体冷媒会流经蒸发器,进入吸气管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铜管上。如有足够的液体冷媒,露管会发生。但这种方法使用在热力膨胀阀系统时,会发现露管的产生不表示冷媒的冲注量(即使冲注过量的冷媒),原因在于膨胀阀会自动调节温度。  9、称重量冲注  这种测量有什么错误呢? a、正确的冲注数据 b、质量好的磅称  实际上,称重充注法是唯一真正正确的方法,它适用于任何制冷系统。其方法就是称量所充注制冷剂的重量,所需做的事情就是从有关的资料中找出应当充风管系统的静压少注的制冷剂的量或者范围。  这并不仅仅是一种观察方法, 而是一种真正的充注方法。只要制造商在铭牌上指明了水冷柜机或分体机的正确充注量,就可以在将系统完全干燥和抽空以后,采用杆秤、电子秤、拨盘秤或其它称重装置进行称重充注。这种方法是认可的推荐充注方法。  对于一个有部分冷媒的系统,有两种方法冲注冷媒 1、放出已冲注的氟利昂并重新抽真空并称重量冲注;  许多维修人员都不愿意花时间将充注不足的系统中的制冷剂回收以后再进行充注,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下面的替代方法。但这是对前面所述所有方法或者是其中一两种的综合运用。  注意:在使用这些方法之前,一定要确保所有的盘管清洁而且其风量正确。 2、应用下面的方法,继续加入冷媒,测量并记录所有的数据  A..同时查看过热度与过冷度的方法充注。对于风冷直接膨胀系统,可以设置过冷度为8~12℃ 、过热度为7~8℃。  B..查看盘管的进出风温差。注意确保冷凝器和蒸发器的风量正确,以及中等负荷情C..查看并比较吸/排气压力。在安装、操作及保养手册上查找厂商提供的标准数据。  D..如果有视镜,查看视镜中是否有气泡。如果有,确认一下气泡是因为压力损失太大还是制冷剂不足引起的。  E..查看压缩机电流。如果电流太低,分析在系统所工作的几种类型工况下电流太低的原因。  从上面可以看到,所谓替代方法实际上是对系统检查的综合运用。每一种检查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但这些检查放到一起就成为确保正确充注的很好的方法。 但也要记住,最好的方法还是首先将制冷剂回收,重新抽空,用称重法重新充注。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20: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1102216549 发表于 2017-10-26 12:02
下面的文章摘自百度文库,是我看到过的关于制冷剂充注最详细的论述 ,值得我们维修 ...

哇噻,兄弟这可真的是够详细的了谢谢你提供了这么好的资料。
如果在实操中,真的要如此执行的话,估计没人敢加F了,要么就是天价了
但是理论就是知识,咱们还是必需学习的。只是有时理解起来,有的很费劲,有时有的还领悟不了。所以,有很多维修师傅有时还是以实际经验为主,当然也包括俺,但这可不代表俺不学习理论知识哦。
从兄弟的发帖与回帖看,技能总能以理论去加予佐证,因此俺估计你是科班出身的,真是能文能武啊,必需向你看齐
发表于 2017-10-27 08: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啊!!!
发表于 2017-10-28 17: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的;看过就再也不会加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9-26 15:54 , Processed in 0.057101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