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8082|回复: 11

海信双开门冰箱,高压管漏,怎么更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9 11:5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T809HSE编程器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海信双开门冰箱,高压管漏,怎么更换,哪位大师指导一下
发表于 2017-1-9 12: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箱背高度(除压缩机窗外),选择一块相应长度的冷凝器,安装一定要与箱背隔开3cm以上,确保通风散热。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2:1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T809HSE编程器
一块够吗,是576容量的,
发表于 2017-1-9 12: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lyz 于 2017-1-9 12:20 编辑

直接挂冷凝器。选用的时候,注意尺寸,选密集型的。安装时,不要紧贴背板,留几厘米的距离。
如果双开门的,一个不够,就两个串联。
发表于 2017-1-9 12: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市面上卖的两块就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2:3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双开门的,有90公分宽,用两个就可以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2:3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lyz 发表于 2017-1-9 12:16
直接挂冷凝器。选用的时候,注意尺寸,选密集型的。安装时,不要紧贴背板,留几厘米的距离。
如果双开门的 ...

大师问下,那个接水盘里面的那点高压管也不用用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6:0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大师
发表于 2017-1-9 20: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荣昌制冷 发表于 2017-1-9 12:11
以箱背高度(除压缩机窗外),选择一块相应长度的冷凝器,安装一定要与箱背隔开3cm以上,确保通风散热。

荣老,之前我修冰箱外挂的时候都是直接贴背拧紧,看别的师傅也是这样做的,然后看到您说安装一定要与箱背隔开3cm以上,确保通风散后我又按您说的做,但是效果都一样呢?好像隔开不隔开都一样呢。荣老您能给我解答一下吗?
发表于 2017-1-10 06: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2017-1-10 06:49 编辑
310956907 发表于 2017-1-9 20:06
荣老,之前我修冰箱外挂的时候都是直接贴背拧紧,看别的师傅也是这样做的,然后看到您说安装一定要与箱背 ...


    冰箱外挂冷凝器的安装,很多都是直接紧贴背壁安装的。这其实存在很大的弊端:冷凝管的热量贴铁皮一面毫无疑问传递给了铁皮,铁皮里一面紧贴保温层,热量只能向外传递。虽然铁皮有一部分的热量传递给了空间(大气),但有很大一部分的热量由于冷凝管的紧贴,又传回了冷凝管,如此相互反复传递,一是增加了冷凝时间,冷凝速度降低了;二是浪费了本来就紧张的冷凝面积,降低了冷凝效果,使冷凝温度下降缓慢,冷凝压力比正常高,制冷效率低,耗电增加。使本来就紧张的冷凝面积雪上加霜,连过滤器和毛细管都是热的,甚至发烫,过热了制冷剂的温度,降低了制冷效果。所以安装应与箱壁适当隔开3~5公分左右,使其充分通风散热,保证冷凝效果,这是所有更换冷凝器时都应注意的!
    冰箱原机的冷凝管装在里面,冷凝管紧贴冰箱铁皮,热量依靠铁皮向外传递,铁皮就像翅片式冷凝器的翅片一样,热量传向外界空间;也与冷凝器上的钢丝或百叶片一样,利用钢丝或百叶片增加传热面积。
    同样,冰箱冰柜的内胆铝皮,蒸发管也是紧贴铝皮的,依靠铝皮传递热量(冷量)至箱内。
    原老式冰箱裸露式的冷凝器,绝对没有一个是紧贴背壁安装的,正是说明了这个原因。
这就是热量传递的原理理论。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冷凝器,管径小,管布得稀。对于较大容积的冰箱,挂一块冷凝面积仍然显得小,就必须用两块较小的串联起来,以保证足够的冷凝面积。安装时同样要求两块之间及与箱壁间都应相互隔开,虽然操作麻烦些,但绝对避免了后顾之忧。
     https://www.dzdu.com/forum.php?m ... d=411573&ctid=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8-24 19:39 , Processed in 0.060252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