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2053|回复: 3

u盘传输速度与哪两大因素有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6 14: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T809HSE编程器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我们在使用u盘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u盘传输速度很慢的情况,而u盘主要是由主控芯片和flash芯片组成,所以影响u盘传输速度因素也就分为控芯片和flash芯片,接下来就给大家分析u盘传输速度与哪两大因素有关。

u盘传输速度与哪两大因素有关

u盘传输速度与哪两大因素有关


  因素一:Flash芯片速度差别大

  首先,就芯片问题来说,目前市场上存在着SLC、MLC以及TLC三种。SLC芯片优盘在速度上有明显的优势,充分显示了SLC芯片的强大性能。SLC芯片在载入速度以及数据传输速度上有着强大的优势,在能耗上SLC也要低于MLC。此外,由于SLC芯片可以保证十万次左右的稳定存取,因此它有着更长久的使用寿命。

  MLC架构可以一次储存4个以上的值,因此MLC架构的储存密度较高,并且可以利用老旧的生产程备来提高产品的容量,无须额外投资生产设备,拥有成本与良率的优势。与SLC相比较,MLC生产成本较低,容量大。

  SLC与MLC参数对比

  TLC芯片技术是MLC和TLC技术的延伸,TLC架构正式问世后,1个存储器储存单元可存放3位元,成本进一步大幅降低。在TLC成功推广的道路上,闪存大厂东芝与三星可是立下汗马功劳,使得整个TLC技术大量被量产且应用在终端产品上。TLC芯片虽然储存容量变大,成本低廉许多,但因为效能也大打折扣,因此仅能用在低阶的NAND Flash相关产品上,象是低速快闪记忆卡、小型记忆卡microSD或随身碟等。

  SLC、MLC、TLC对比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看到SLC、MLC与TLC技术的优劣之处在哪,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MLC是今后NAND Flash的发展趋势,就像CPU单核心、双核心、四核心一样,MLC技术通过每Cell存储更多的bit来实现容量上的成倍跨越,直至更先进的架构问世。SLC的成本伤不起,TLC则更有可能引起数据的安全隐患,所以选择MLC的优盘更靠谱。

  因素二:u盘主控影响很重要

  另外,就目前市场上u盘使用的主控来说,有以下几种:擎泰、群联、慧荣、联盛、鑫创、安国与芯邦主控。每一种主控运用在不同品牌优盘上,其特性也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不同品牌产品之间存在差异。主控不同,但是都没能使USB3.0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我们期待着u盘主控不断优化与发展,使得USB3.0发挥真正快速的作用。

  影响u盘传输速度的两大因素就分析到这边,现在大家都了解了吧,希望此教程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来源于U深度】
发表于 2016-12-6 14: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各有千秋
发表于 2016-12-6 22: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RT809HSE编程器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6-12-8 00: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很好的详细说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11-4 05:35 , Processed in 0.053633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