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楼主: 婧霖制冷

氧气阀门爆炸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4 23:16: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T809HSE编程器
谢谢提醒!维修安全问题确实大家要千万注意!
发表于 2015-6-4 23: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醒!以后还是注意点好。
发表于 2015-6-4 23:3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T809HSE编程器
运城向荣电子 发表于 2015-6-4 18:31
感谢楼主的提醒、直得注意   阀门体太薄了,耐压不够        如今的商家 都是图利润   不管质量

谢谢提醒,以后我也要注意了
发表于 2015-6-4 23: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阀有漏气所致,有些阀门密封不好,压力稍高点,串气遇到明火或静电则有爆炸可能,安全第一,祝楼主早日康复
发表于 2015-6-5 00: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严重的问题,幸好楼主受伤不太严重。不懂这些东西,但是觉得如果阀门耐压不够,不会造成燃爆吧?因为手都黑了。
发表于 2015-6-5 07: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a4826854 发表于 2015-6-4 18:13
人体静电会引起氧气阀门暴炸????????你最好先去看看书先,别在这****!


那么,你看书了吗?
希望你百度一下氧气瓶爆炸的原因再回复别人的回答

引起氧气瓶爆炸的原因  
氧气瓶爆炸根据其起因不同,有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之别。 引起物理爆炸的主要原因有: 
1、充装压力过高,超过规定的允许压力。 
2、气瓶充至规定压力,而后气瓶因接近热源或在太阳下曝晒,受热而温度升高,压力随之上升,直至超过爆炸超过极限。 
3、气瓶内、外表面被腐蚀,瓶壁减薄,强度下降。 
4、气瓶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受到摔打、撞击,产生机械损伤。 5、气瓶材质不符要求,或制造存在的缺陷。 
6、气瓶超过使用期限,其残余变形率已超过10%,已属于报废气瓶。 7、气瓶充装时温度过低,使气瓶的材料产生冷脆。 
8、充装氧气或放气时,氧气阀门开启操作过急,造成流速过快,产生气流摩擦和冲击。 
引起化学爆炸的主要原因有: 
1、瓶内渗入或玷污油脂,与压缩氧接触后急剧氧化燃烧,放出大量热,并使温度上升很高,瓶内压力升高。当超过钢瓶应力极限时,便会发生爆炸。与此同时,钢瓶也会发生强烈氧化作用。据资料介绍,氧气压力超过3MPa时,油脂与氧气直接接触就可能自燃。 
2、将充其他易燃气体或液体的瓶子误用来充氧。用户自行改装钢瓶,将氢气瓶或氟利昂钢瓶刷上天蓝漆用来充氧,在充氧过程中发生爆炸。 
3、氧气瓶中混入可燃气体。例如氧气瓶压力过低,乙炔气窜入氧气瓶;水电解制氢得到的氧副产品中含有氢等。 
4、氧气瓶阀的垫片等零件采用了含有油脂或有机易燃材料,在启闭阀门时产生摩擦或静电火花引起燃烧、爆炸。    
预防氧气瓶爆炸采取的措施  
预防氧气瓶爆炸的根本措施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有关规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在操作时严格予以遵守执行。国家有关的规定要点是: 
1、氧气站房的设计应根据GB—50030《氧气站设计规范》和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由相应设计资格的单位承担设计,并经有关政府部门批准后方能建站施工; 
2、充氧站的安装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遵守GBJ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8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规定进行施工; 
3、充氧站必须符合GB17264—1998《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建立安全质保体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经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并经现场考核合格后方可充装; 
4、充装管理人员和充装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发给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5、充氧站应设置可靠的防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管道、阀门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6、充氧站中设置的安全阀、压力表应定期进行校验; 
7、气瓶充装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属于下列气瓶则严禁充装: (1)钢印标志、颜色标志不符合规定及无法判定瓶内气体的; (2)改装不符合规定的或用户自行改装的; (3)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4)瓶内无剩余压力的; (5)超过检验期限的; 
(6)经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进一步检查的; (7)气瓶沾有油脂的; 
(8)无制造许可证制造的气瓶或未经安全检察机关批准认可的进口气瓶; (9)阀门螺纹不符合规定的; (10)瓶内压力大于10Mpa的; 
(11)充瓶前钢瓶温度低于0℃或高于60℃的; 8、气瓶充装中要严格遵守规程: 
(1)操作工手上、劳保用品、工具要忌油。沾有油脂时禁止与氧气瓶、充氧阀门接触; 
(2)开启、关闭阀门要缓慢; 
(3)空瓶装上台位均压时,若发现有激烈的气流声时应立即停止,卸下气瓶检查; (4)充装过程要检查气瓶温度。发现温度异常要停止充气,卸下检查; (5)瓶子要有防倒链条保护; 
(6)用多台氧压机充气时要注意流速不得大于该压力下允许的范围; (7)要注意钢瓶充气压力等级,不得超压; 
(8)用液氧气化充气时,温度不得低于规定温度; 
(9)充瓶时若发现漏气,应先切断气源,不得带压修理; 
(10)当充氧台压力大于10MPa时,严禁中途再装上空瓶充灌; (11)气瓶充装夹具不准直接夹在瓶阀的安全帽上; 
9、气瓶搬运时要装上安全帽、防震圈;要轻装、轻卸,严禁抛扔、滚碰;运输工具应有安全标识;夏季应有遮阳设施;严禁烟火;不得与易燃、易爆物一起运输; 
10、气瓶贮存、使用时离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m;充满的气瓶不得在阳光下曝晒;冬季使用时如发现瓶阀冻结,严禁用明火烤,应用开水解冻;使用中立放时应有防倾倒措施;严禁敲打、碰撞;瓶内气瓶不得用尽,必须留用0.05MPa的剩余压力;启闭阀门要缓慢; 
11、氧气瓶必须每三年定期检验一次。有怀疑时要及时检验;阀门及瓶阀修理时要严格去油;垫片、垫圈要用规定的材质,不得改用未经安全试验的材料;充氧软管必须用铜合金或不锈钢,不准用橡胶软管;充氧站用的灭火器药剂不得含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胡李是 + 1 谢谢分享,家电维修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6-5 07: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a4826854 发表于 2015-6-4 18:13
人体静电会引起氧气阀门暴炸????????你最好先去看看书先,别在这****!

你看书了吗?
发表于 2015-6-5 07: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a4826854 发表于 2015-6-4 18:13
人体静电会引起氧气阀门暴炸????????你最好先去看看书先,别在这****!

引起氧气瓶爆炸的原因   氧气瓶爆炸根据其起因不同,有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之别。 引起物理爆炸的主要原因有:  1、充装压力过高,超过规定的允许压力。  2、气瓶充至规定压力,而后气瓶因接近热源或在太阳下曝晒,受热而温度升高,压力随之上升,直至超过爆炸超过极限。  3、气瓶内、外表面被腐蚀,瓶壁减薄,强度下降。  4、气瓶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受到摔打、撞击,产生机械损伤。 5、气瓶材质不符要求,或制造存在的缺陷。  6、气瓶超过使用期限,其残余变形率已超过10%,已属于报废气瓶。 7、气瓶充装时温度过低,使气瓶的材料产生冷脆。  8、充装氧气或放气时,氧气阀门开启操作过急,造成流速过快,产生气流摩擦和冲击。  引起化学爆炸的主要原因有:  1、瓶内渗入或玷污油脂,与压缩氧接触后急剧氧化燃烧,放出大量热,并使温度上升很高,瓶内压力升高。当超过钢瓶应力极限时,便会发生爆炸。与此同时,钢瓶也会发生强烈氧化作用。据资料介绍,氧气压力超过3MPa时,油脂与氧气直接接触就可能自燃。  2、将充其他易燃气体或液体的瓶子误用来充氧。用户自行改装钢瓶,将氢气瓶或氟利昂钢瓶刷上天蓝漆用来充氧,在充氧过程中发生爆炸。  3、氧气瓶中混入可燃气体。例如氧气瓶压力过低,乙炔气窜入氧气瓶;水电解制氢得到的氧副产品中含有氢等。  4、氧气瓶阀的垫片等零件采用了含有油脂或有机易燃材料,在启闭阀门时产生摩擦或静电火花引起燃烧、爆炸。
发表于 2015-6-5 07:4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醒,用氧气要注意了
发表于 2015-6-5 08:0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提醒!愿楼主早曰康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8-29 02:10 , Processed in 0.058278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