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3081|回复: 6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日本家电企业的衰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4 11: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近日,一年一度的“索尼破产”传闻又来了。尽管事后索尼在第一时间内辟谣,但2014财年净亏损额将进一步扩大却是难掩的事实。事实上,曾经风光无限好的日企,在近年来都遭遇了各式各样的“滑铁卢”,日本本土成为大多数日系企业最后的退守地。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日本企业的衰退?
        这一问题众多商学院教授和管理界专家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大多数专家分析看来,日企长期过度依赖曾经成功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最大的致命伤。
  曾几何时,日本经营模式的鲜明特点,为日本企业提供了成功的保障,帮助日本企业战后的迅速复兴和崛起。但同时也因难以摆脱的内在缺陷,导致了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失去的十年”时期。反思和改革日本经营模式的呼声自此不断。
  众多日本企业衰落的案例证明:时代的潮流滚滚向前,无论哪一家企业,无论它曾经创造过怎样的辉煌,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抓住机遇,留给它的生存空间必将越来越逼仄。
  索尼巨轮频频触礁
  在独立运行电器时代,索尼可谓是风光无限,然而微软、英特尔、苹果等一批新兴企业,通过灵活的管理和组织模式迅速崛起,并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索尼追求完美和提前布局的思维方式,在这个复杂、快速、多变的商业社会里受到很大冲击
  这已经不是索尼第一次被传破产了。
  作为横跨数码、家电、生活用品、娱乐领域、金融领域的巨擘,索尼品牌早已深入人心。曾经的索尼创造过神话般的辉煌历史,备受消费者青睐。而如今,却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财年亏损、遭受黑客攻击等,“破产”谣言缠身,风光不再。
  2013年8月18日夜间,网友发布央视新闻频道的视频“截图”,称索尼正式申请破产。事后,索尼中国公司在官方微博作出回应称,索尼宣布破产的谣言让人哭笑不得。然而,破产谣言并未就此消失。去年微软收购诺基亚时,索尼破产的消息再次被抛出。
  而在近日的索尼发布会上,该公司宣布估计2014财年净亏损额将进一步扩大,由之前估计的500亿日元上升至2300亿日元。
  同样,索尼宣布高额亏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如果亏损到财年结束成为定局,实际上意味着2008年到2014财务年度的7个财务年度中,索尼未能实现盈利已经有6个财年,仅在2012财务年度实现净利润430亿日元。但随后的2013财务年度,索尼又到达1284亿日元净亏损额。而2014财务年度估计2300亿日元,将成为索尼亏损的新高。
  究竟是什么让这个昔日的巨轮触礁呢?
  在独立运行电器时代,索尼可谓是风光无限,然而在进入互联网与数字化产品联网的新时代后,索尼已经落后很多。微软、英特尔、苹果等一批新兴企业,通过灵活的管理和组织模式迅速崛起,并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索尼追求完美和提前布局的思维方式,在这个复杂、快速、多变的商业社会里受到很大冲击。
  《华尔街日报》曾为此撰文批评,“索尼的核心问题在于,许多让索尼手足无措的新兴产品都需要不同的技术,如硬件、软件、内容及服务。这些技术在索尼内部都是受到严密保护的部门,而要让部门一起合作获取跨领域的成果非常难。”此外,庞大的公司规模,过于复杂及笨重的结构,也分散了索尼的精力和资源。
  近日,索尼召开公司策略会议并公布其中期策略,为今后3年(2015至2017财年)的公司发展制定计划。索尼决定,自去年拆分电视业务之后,再将视频和音频业务部门拆分,成为自负盈亏的、索尼全资拥有的子公司。并将着手准备其他业务的拆分。但此举能否逆转索尼的命运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日企们的尴尬
  事实上,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日本的制造企业面临着多重夹击的尴尬:在产业链上游面临美国压榨;在同一级别面临韩国企业竞争;在低端市场上,日本企业还面对着和中国企业的竞争。而像索尼这样陷入亏损泥潭的日企绝非少数。作为日本制造代表的松下、索尼、东芝、夏普等知名企业都相继出现了经营问题。
  2015年1月30日,松下关闭了在华的最后一间彩电工厂。尽管松下强调今后还将以贴牌代工的方式在中国销售松下彩电,但其中国加工厂的边缘化已经显现。同样失意的还有东芝,从2015年3月起东芝电视将逐步退出海外市场,仅在日本本土制造和销售。
  今年3月的最后一天,三洋电机将其在日本最后的子公司“三洋鸟取技术解决方案公司”的所有股权转让给一家投资基金,曾经的家电巨头就此画上句号。事实上,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日本的制造企业面临着多重夹击的尴尬:在产业链上游面临美国压榨;在同一级别面临韩国企业竞争;在低端市场上,日本企业还面对着和中国企业的竞争。
  以手机和电脑产业为例,东芝、索尼等日本电脑品牌被挤出全球前四名,NEC PC业务则被联想集团收购。手机方面,在苹果改写了家庭娱乐终端的时代,谷歌、微软、诺基亚、三星、联想等群雄争霸,同样定位于消费电子行业的韩国三星推出了GALAXY系列手机和电脑,而日本品牌却毫无建树。向来坚固的日本本土市场也正遭到外来品牌的侵蚀。
  昔日优势没落
  在众多管理专家看来,日企的失败原因主要是过于依赖长期以来的成功模式,而它们的最佳管理经验早已被西方公司所效仿甚至超越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讨论日本企业管理的语气与现在完全不同。当时,日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工业强国,它的工厂以惊人的高效率生产着高质量的产品,大量的美国经理人飞越太平洋去丰田和索尼“朝圣”。
  1981年出版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是当时最畅销的商业书之一,当时最热门的管理时尚是精益生产、全面质量管理、连续改进和适时制造——也就是西方人眼中的日本企业管理方式。然而,日本企业突然陷入困境,不仅仅是因为日本陷入似乎毫无尽头的经济衰退。在众多管理专家看来,它的失败原因主要是,过于依赖长期以来的成功模式,而它们的最佳管理经验早已被西方公司所效仿甚至超越。
  以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例,曾经日本产品性价比优势在如今“微利时代”不再是重要原因。由于日本企业集团的生存模式,从材料、生产设备、研发、制造,都由日本企业完成。这种封闭模式可以保证高质量、高技术含量,但在智能设备时代,日本企业的这些优势的边际效用在迅速递减 。
      专家指出,苹果等厂商通过外包,成功降低了制造成本。但日本电子企业集团的封闭性,决定了日本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完全无能为力。日本产品的制造,都优先采购上游的日本产品,这已经成了一种固有的体制,一种没人能改变的体制。带来的问题,是成本的居高不下。
  而另一方面,日本强烈的 平等意识也是阻挠创新和突破的绊脚石。
  日本京瓷公司名誉会长、日本航空公司董事长兼CEO稻盛和夫此前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便直言不讳道,日本的商业环境非常不利于风险企业的成长,简直就是“枪打出头鸟”的典型。而美国早就形成了寻找风险投资,对“出头鸟”加以培育的环境。投资人自己找到创业者说“我为你提供资金”的做法,在美国很普通。虽然这里面也有想通过企业获利自己赚钱的想法,但美国这种培育“出头鸟”的习惯很强。
    “在日本,风险企业难以成长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嫉妒心。”稻盛和夫表示,“我感觉如果年轻创业者获得成功,企业上市,就来挑毛病、拖后腿的倾向在日本很严重。到处都可以看到嫉妒心。日本原本平等意识就很强烈,厌恶‘出头鸟’的倾向非常明显。”
  在稻盛和夫看来,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日本曾经骄傲的数字产业只能走向没落。
发表于 2015-4-14 12: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企业的通病:从面包到导弹,啥都生产,表面看起来很强大,销售额惊人,但是净利润低的吓人。

品牌管理学中讲到:美国企业大多属于专一化品牌:例如微软代表了软件,因特尔代表了芯片,惠普代表了电脑,苹果代表了手机,平板。
但是日本企业基本都是多面手,松下生产家电,也生产芯片,也生产手机,数码产品,甚至生产仪器,富士通就更加厉害,基本带电的都生产,还自产电脑软件。

反观中国家电业,也开始学习日本企业模式,啥都生产,生产电视的企业也生产白电。
发表于 2015-4-14 12: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年代那个家庭不想拥有一台彩色电视机,现在想的是小轿车。听说SONY,夏普因为研究液晶屏投入过大。
发表于 2015-4-15 13: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是日本固有的体制
发表于 2015-4-15 13: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质量不行,是价位偏高,不适合劳苦大众!买东西一般只注重价位,看质量的毕竟少数。
发表于 2015-4-15 14: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要单一人云亦云,日本家电、电子企业是有很多问题,在外行人看来也许意味着衰败、没落,其实日企现在很多技术还是国内公司无法比拟的,这些上市企业只不过把不赚钱的业务进行剥离清算,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如:芯片制造、显示技术(OLED、偏光片)、高精度数控机床等等,都掌握在日企手里,电子产品表面上中国现在可以自己制造,其实很多核心技术(包含专利等)都掌握在日企和欧美企业手里,中国的家电企业每生产一台电视、一个手机都要使用N多的日美企芯片、专利等,这些都是要钱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7: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飞翔的梦 发表于 2015-4-15 14:03
楼主不要单一人云亦云,日本家电、电子企业是有很多问题,在外行人看来也许意味着衰败、没落,其实日企现在 ...

看新闻看见的就转过来的,没个人观点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5-3 13:32 , Processed in 0.058668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