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28953|回复: 51

[其它] 显像管切颈现象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6 14: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T809HSE编程器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显象管(CRT)的切颈是指彩电的场扫描异常导致管颈断裂现象。切颈故障的表现离奇古怪,有的检修者直到CRT埙坏了还不知原因?因此有
必要了解CRT切颈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应对思路。
1"云雾状”光栅是切颈危险的预警信号
  TCL2575D刚开机时无图像,屏幕模模糊糊,好似云雾状,一分钟后出现图像(勉强使用几天后CRT断颈,是场块TDA8531的引脚虚焊所致)。
  创维29TBDA彩电更换CRT后,刚开机时光栅很暗,上部稍亮,成云雾状,开机时间稍长,听见机内有异响(迅速关机检查,是场块L7846所致。
  创维2988彩电已损坏两个彩管,换上新的CRT,开机后行啸叫,光栅呈云雾状且特别亮,两边暗,检测时间稍长CRT就断颈(是行启动供电过
高,是场激励异常所致)。
  这里说的“云雾状”光栅的亮度出奇的暗淡,以至外接光线稍强时看似无光(又称“凝死黑屏”),若快速检查CRT的阴极电压又属于正常
(约130V左右),说明不是“黑屏”。
  在“云雾状”光栅中,根本看不到图像,隐约可见彩斑浮动,令人怀疑CRT管座漏电导致的散焦,然而换用新的管座也无济于事,又怀疑CRT
的电子枪发射能力衰退,但在ABL的束电取样电阻上测试束电流竟为正常(约0.3mA-0.5mA),令人疑惑。
  其实疑惑均是检修中走了弯路所致,只是借此说明切颈故障的离谱之处,前面引述的维修案例提醒我们,云雾状光栅是切颈的预警信号,危
险迫在眉睫(检测时间稍长CRT就可能断颈)此时刻不容迟疑,当务之急仕防范切颈。
2.看不见的电子束在切颈
  上述的云雾状光栅令笔者回忆起早年修黑白机碰到的一例怪现象:荧光屏亮度极为暗淡,根本看不到扫描光栅,调高栅极电压也无济于事,
连回扫亮线也看不到。当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恰巧高手在杂志上谈论这类故障,原因是场偏转线圈中流过了异常大的电流,令场偏转中心移
到荧屏以外所致,故障点在场扫描电路 。至于荧屏上的亮度,是偏转到管颈上的电子束所激发的“二次电子”溅落到荧光屏上发出的“余辉”
。依法检查场扫描电路,难题迎刃而解。如今想来,彩色显像管与黑白管原理基本相同,故彩电扫描异常时,也可能发生上述的异常状态,而
且阳极高压、束电流均是数倍于黑白管,其后果可怕,严重者管颈断裂。
   其故障分析如下,可加深对切颈故障的理解
   场输出电路工作正常时,偏转线圈的扫描电流为IP-P,此时CRT的荧光屏上有满屏的扫描线。一旦场输出电路发生异常,场扫描中心将移到
荧光屏外,场幅也不能展开,电子束集中打在管颈处,起其强度骤增,轰击管颈石墨层上,引起局部高温,时间稍长热膨胀的压力可将管颈破
裂。由于管颈凸出的阻挡,此刻在荧光屏上看不到扫描线,但高能电子束轰击在管颈石墨层上还会发出“二次电子”,这些“二次电子”的能
量有限,穿越阴罩板后的速度已大为衰减,溅落在荧屏上时只能勉强看到云雾状的光斑。云雾状的余辉仕一个危险的信号,它表明此刻的CRT
的断颈正惨遭切颈的煎熬,应果断的关机检查。
  3.场电路的异常与CRT切颈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切颈的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场输出电路的工作异常所致。如今的彩电都 采用集成式输出电路,那么场输出块一旦有问
题就会导致切颈吗?也不尽然,这是因为大多数彩电均设有场保护电路,对场扫描异常进行防护,一旦场块出现故障,保护电路就会动作,令
彩电转入“保护性待机或黑屏”(令CRT束电流截止)以预防切颈。
  但在维修中,如果不问原因就强行二次开机或调高Ug2,试图解除“黑屏”检查,就可能令场保护功能失效而引发切颈。
   采用OTL场块(如AN5521)的电路中,由于V.DY上串联有输出电容来阻隔直流,即使场块埙坏导致有单相直流产生,V.DY中也无直流,此时
不会引起切颈。如果OTL的输出电容漏电击穿,则场块埙坏后也可能引发切颈。即使场保护功能失效,输出电容已击穿,但场块埙坏后也不一
定会发生切颈。此时还要看场块的失效模式而定。
  例如在图1所示的OTL场输出电路中,如果OTL下管(Tr2)击穿,则场OTL中2脚的电位接近0V,不可能在V.DY中形成直流偏压,故无切颈之滤。

   如果OTL上管(Tr1)击穿,而下管(Tr2)完好,则场供电+24V经D1→Tr1(ce击穿)→Cs(击穿)→V.DY→地线从而形成异常大的单相直流通过
V.DY导致切颈。
   综上所述,由于场输出电路的故障存在诸多变化,所以场块的埙坏不一定会引发切颈。这就是场块埙坏的故障司空见惯,而连带引发切颈者
寥寥无几的原因。实践表明,已发生的切颈故障基本上都与场块的埙坏或工作异常有关,因此兑场块的故障不能掉以轻心。近年来,OCL(无输
出电容型如LA7846)和BTL(桥式平衡直耦型如TDA8351)场块日渐盛行。由于V.DY与场块的输出端直接耦合,不在有电容隔断直流,一旦场块
埙坏所引发的单相直流将长驱直入V.DY,故采用OCL或BTL场块TDA8351/TDA8350的10脚,即保护信号输出端通过电阻接地就取消了场保护功能,
一旦场块失常,发生切颈的几率更大。
   鉴于场电路与CRT之间的错综关系,检修的思路是灵活、明快。简而言之,检修CRT发光异常时要注重对场电路的清查,而在检修场电路的故
障时要防范可能引发的切颈事故。
   4、防范切颈的措施
    检修彩电的过程中,因切颈损坏CRT的事故固然可怕,但不必谈虎色变。这些年的维修实践证明,只要对CRT切颈的特点有所了解,又能在
检修时留意观察荧屏上的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关机,再辅之以有效的应对措施,切颈似可以防范的,以下思路谨慎参考。
    (1)不放过可疑光栅      云雾状光栅(余辉)、疑似黑屏都算仕切颈的征兆,检修中如果发现荧屏上的光栅可疑,要果断关机冷静下来
,先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后再开机检测。
    (2)快速判断切颈   暂时断开V.DY的一头(以切断肠扫描电源),开机检查,如果荧光屏上成一条水平亮线,则可以判断原故障是切颈
(此时可调低CRT的ug2的水平亮线隐约可见以保护荧屏);如果仍无光栅,则可按常规的黑屏故障检修,或是事先在V.DY的两端接上万能表
(直流电压挡)监视Udc,然后开机迅速观察Udc。如果Udc高达数万伏,表明CRT已被切颈,应立即采取措施来挽救(正常的Udc小于0.5V)
    (3)预防切颈   采用OCL或BTL场块的电路,可事先在V.DY中串接隔直流耦合电容(有两只2200uF/25V的电解对顶串联成无极性电容)
然后再开机检修场输出电路,这样可确保V.DY中没有直流可以预防切颈事故(待故障排除后,再拆除串联的电容)。对采用OTL场块的电路,
方法更简单,只需检查场输出偶合电容Cs,确认其耐压可靠后,就无切颈之虑(注:CS的耐压应大于场供电电压)
    (4)强制开机时也要预防切颈   鉴于场扫描异常也可能导致保护性待机而不能自拔,检修中如果需要强制二次开机,也要事先采取上述
的防范措施。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2 收起 理由
张云党 + 4 精品文章
新手W上路 + 2 谢谢分享好资料
qijisky + 2
水金鱼 + 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27 09: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经验,顶啊!
发表于 2009-8-27 12: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RT809HSE编程器
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09-8-27 13: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师傅还有什么妙招使出来给大伙啊??
发表于 2009-8-27 19: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这么好的资料。给你加分了!
发表于 2009-8-28 00: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这样的文章,都要看看才好。
发表于 2009-8-28 08: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顶。。。
发表于 2009-8-28 08: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太透彻了,学习了
发表于 2010-8-17 10: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8-24 16: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中的高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11-18 18:49 , Processed in 0.07284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