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26490|回复: 15

R22中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4 19: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T809HSE编程器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R22遇火会产生有毒气体,我们在维修空调时(如更换压缩机),如果不慎吸入了有害气体,会产生什么症状啊?有办法消除吗?
发表于 2012-12-14 19: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2012-12-14 19:37 编辑

      R12和R22为中压中温制冷剂,具有无色、无味、基本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不腐蚀金属等特点,是极其安全的制冷剂。自1930年问世以来,被广泛采用在商业制冷系统中。氟利昂当温度达到400度以上,并与明火接触时,才会分解出有毒的光气(cocl2)。大量氟利昂的排放,将破坏大气臭氧层,危害人体健康。
      在常温及常压下,对人体是不会产生任何危害的,何况冰箱空调的制冷系统是全封闭式的,即使有微小的泄漏在空气中也是感觉不到的,更谈不上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但由于R12和R22等氟利昂制冷剂中的氟元素对大气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作用,根据联合国《蒙特利尔协定书》规定,将逐渐被淘汰,从制冷剂的种类中退出。
发表于 2012-12-14 19: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RT809HSE编程器
超版所言极是!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9: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学习了。
发表于 2012-12-14 19: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人体是不会产生任何危害的
o)
发表于 2012-12-14 19: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学习了。
转帖:https://www.dzdu.com/thread-244599-1-1.html [家电维修论坛](www.jdwx.info)



谢谢版主,学习了。






发表于 2012-12-14 20: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氟中毒就是身上起疙瘩!以前一个前辈有过这种症状!
发表于 2012-12-14 20: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空调的一般没事!通风好,焊接次数也少。修冰箱的容易中毒。
发表于 2012-12-14 21: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要注意一下
发表于 2012-12-15 06: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搜的         
国标编号:  22039  
CAS:  75-45-6  
中文名称:  氯二氟甲烷  
英文名称:  monochlorodifluoromethane;Freo  
别 名:  R22;一氯二氟甲烷;氟利昂22  
分子式:  CHClF2  
分子量:  86.47  
熔 点:  -146℃ 沸点:-40.8?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18;  
蒸汽压:  13.33kPa(-76.4℃)  
溶解性:  溶于水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有轻微的发甜气味  
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  
用 途:  用作致冷剂及气溶杀虫药发射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毒性低,但用其制备四氟乙烯所发生的裂解气,毒性较大,可引起中毒。吸入高浓度裂解气,初期仅有轻咳、恶心、发冷、胸闷及乏力感,但经24-72小时潜伏期后出现明显症状,发生肺炎、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后期有纤维增生征象。可引起聚合物烟热。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000000mg/m3,2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兔、大鼠、小鼠吸入0.2%浓度,6小时/天,共10个月,均无毒性反应;1.4%浓度,体重减轻,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剖检肺见肺泡间质增厚、肺水肿,心肝、肾及神经系统退行性变。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33pph(24小时),连续。微粒体诱变:鼠伤寒沙门氏菌33pph(24小时)(连续)。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50000ppm(5小时,雄性56天),对前列腺、精囊、Cowper氏腺、附属腺体、尿道产生影响。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仪器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0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 10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8-29 21:18 , Processed in 0.061006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