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3893|回复: 9

如何让手机省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2 14: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1) 不要使用第三方的屏幕保护程序,将屏幕亮度调整到最低手机在待机时CPU会自动切换到节电工作模式,这时的耗电量远低于操作手机时。但如果安装有第三方的屏幕保护程序,如SceenSaver,CPU为了保证程序的运行,将不会切换至节电模式。这样待机时耗电量自然大大增加了。(2) 不要在后台运行有网络访问的程序曾经有一段时间,喜欢在上班时在手机上开着QQ“潜水”,时不时瞧瞧有没好友在线。学电子或者通信的朋友都知道,手机在处于通讯状态时,需要很大的发射功率,直接导致耗电量剧增。不要以为GPRS上网就比通话的耗电低多少,把你的手机放在显示器旁边就知道功率有多大了。(3) 不要在后台运行“活跃”的程序什么是“活跃”的程序呢?例如,DevMan这类内存监视软件,它们会不断收集当前的内存使用情况,即使在你没有操作时,也会占用CPU,增加电量消耗。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后台运行程序都是“活跃”的,比如AutoPilot、BlackList等呼叫控制相关软件,他们只是在有呼叫时才会被操作系统唤醒,所以可以放心的使用。(4) 将频繁读取MMC卡的后台程序安装在C盘很多朋友在手机的使用上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为了节省C盘空间而把几乎所有的程序都安装在E盘(MMC卡)上。殊不知,手机在读取MMC时远比读取手机内存更耗电。对于一些工作在后台又需要频繁读取数据的软件,如果安装在E盘上,将严重缩短手机的待机时间。例如CellTrack,它在后台运行时会不断收集并记录基站信息,涉及到频繁的保存数据。这样的程序应避免安装在MMC卡上。当然,最好是避免使用这样的程序,理由如前面所说的第(3)点。(5) 中文输入法最好安装在C盘很多人认为输入法安装在E盘可以为C盘省下很多空间。但是,这样一来,凡是有输入框的应用都会调用到输入法,而且在输入法的使用过程中,也会频繁的读取相关数据文件,产生了大量不必要的MMC卡读取操作。而且,输入法安装在E盘后,切换中英文输入时会有一定的延迟,所有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C盘空间特别紧张的情况,尽量将输入法安装在C盘。(6) 其他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以前有文章介绍将待机背景图片从C移至E以节省空间的方法,但如此一来,你在每次切换至待机画面时都会读取MMC卡,增加了电量消耗。其实Symbian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了MMC卡读写时耗电量较大的问题,所以大部分的常用数据(包括应用程序数据)都是默认存储在C盘的。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方法只适用于延长待机时间,如果你长时间在手机上玩游戏,听MP3或是看电影,那么你并不能从中获得明显的改善。但如果你只是像我一样,每天晚上玩会儿游戏,上上QQ,那么你将会惊奇的发现,原来只能待机一天不到N70,现在也不用每天充电了,甚至2-3天的待机时间也并不是难以想象的。
发表于 2011-5-12 17: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累,我的智能机天天晚上充电,反正是锂电的又没有记忆效应
每天不管用多少点每天晚上都充,如果正常待机的话大约用2天,玩的话大约9-12个小时

锂电不要等手机提示低电再充,尽量电量还比较多的时候就充电。这样对电池好
以前我一个NOKIA的手机,每次都是低电报警才充,大约用3天
1年内用坏了3个电池,其中1个还是原装电
后来怒了,又买了新电池后每2天就充电,不管还剩多少电
这个电池已经用了2.5年了,还在使用中
发表于 2011-5-14 02: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5-24 21: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
发表于 2011-6-15 16: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
发表于 2011-6-22 16: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我也路过看看
发表于 2011-7-14 12: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7-29 15: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怒了,又买了新电池后每2天就充电,不管还剩多少电
发表于 2011-7-31 15: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机省点
发表于 2011-10-1 18: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池:
机器拿到后,第一步就是充电。因为现在的电池都为锂电池,并且在出厂前已经激活过。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插上原配直充充满即可。
锂电池属于耐用品,所以并不娇贵,大家可坦然待之,并不需要给其配上昂贵的原装座充,一般有品牌的普通的座充即可,价格在15-20元,省去了直充需要依赖手机的限制。座充有快充(2-3小时左右)和慢充(10小时上下)之分,如果电池较多选择快充比较好。
  另外,由于锂电池的特性,并不需要进行放电和过充操作。电池的寿命完全取决于有效充电时间的多少。也就是说,即使你只用掉一半就开始充电对电池寿命也并无影响。

  为了便于阅读,小标题列举如下:
  1.认识记忆效应
  2.电池需要激活吗
  3.前三次要充12小时吗
  4.充电电池有最佳状态吗
  5.真的是充电电流越大,充电越快吗
   
  〓〓〓〓〓〓〓〓〓〓〓
  1.认识记忆效应
  电池记忆效应是指电池的可逆失效,即电池失效后可重新回复的性能.记忆效应是指电池长时间经受特定的工作循环后,自动保持这一特定的倾向.这个最早定义在镍镉电池,镍镉的袋式电池不存在记忆效应,烧结式电池有记忆效应.而现在的镍金属氢(俗称镍氢)电池不受这个记忆效应定义的约束.
  因为现代镍镉电池工艺的改进,上述的记忆效应已经大幅度的降低,而另外一种现象替换了这个定义,就是镍基电池的"晶格化",通常情况,镍镉电池受这两种效应的综合影响,而镍氢电池则只受"晶格化"记忆效应的影响,而且影响较镍镉电池的为小.
  在实际应用中,消除记忆效应的方法有严格的规范和一个操作流程.操作不当会适得其反.
  对于镍镉电池,正常的维护是定期深放电:平均每使用一个月(或30次循环)进行一次深放电(放电到1.0V/每节,老外称之为exercise),平常使用是尽量用光电池或用到关机等手段可以缓解记忆效应的形成,但这个不是exercise,因为仪器(如手机)是不会用到1.0V/每节才关机的,必须要专门的设备或线路来完成这项工作,幸好许多镍氢电池的充电器都带有这个功能.
  对于长期没有进行exercise的镍镉电池,会因为记忆效应的累计,无法用exercise进行容量回复,这时则需要更深的放电(老外称recondition),这是一种用很小的电流长时间对电池放电到0.4V每节的一个过程,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
  对于镍氢电池,exercise进行的频率大概每三个月一次即可有效的缓解记忆效应.因为镍氢电池的循环寿命远远低于镍镉电池,几乎用不到recondition这个方法.
  ▲建议1:每次充电以前对电池放电是没有必要,而且是有害的,因为电池的使用寿命无谓的减短了.
  ▲建议2:用一个电阻接电池的正负极进行放电是不可取的,电流没法控制,容易过放到0V,甚至导致串联电池组的电池极性反转.
  〓〓〓〓〓〓〓〓〓〓〓
  2.电池需要激活吗
  回答是电池需要激活,但这不是用户的要做的事.我参观过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厂,锂离子电池在出厂以前要经过如下过程:
  锂离子电池壳灌输电解液---封口----化成,就是恒压充电,然后放电,如此进行几个循环,使电极充分浸润电解液,充分活化,以容量达到要求为止,这个就是激活过程---分容,就是测试电池的容量选取不同性能(容量)的电池进行归类,划分电池的等级,进行容量匹配等.这样出来的锂离子电池到用户手上已经是激活过的了.我们大家常用的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也是如此化成激活以后才出厂的.其中有些电池的激活过程需要电池处于开口状态,激活以后再封口,这个工序也只可能有电芯生产厂家来完成了.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电池厂出厂的电池到用户手上,这个时间有时会很长,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这个时候,因为电池电极材料会钝化,所以厂家建议初次使用的电池最好进行3~5次完全充放过程,以便消除电极材料的钝化,达到最大容量.
  在2001年颁布的三个关于镍氢.镍镉和锂离子电池的国标中,其初始容量的检测均有明确规定,对电池可以进行5次深充深放,当有一次符合规定时,试验即可停止.这很好的解释了我说的这个现象.
  ★那么称之为"第二次激活"也是可以的,用户初次使用的"新"电池尽量进行几次深充放循环.
  ●然而据我的测试(针对锂离子电池),存储期在1~3个月之内的锂离子电池, 对它进行深充深放的循环处理,其容量提高现象几乎不存在.(我在专题讨论区有关于电池激活的测试报告)
  〓〓〓〓〓〓〓〓〓〓〓
  3.前三次要充12小时吗
  这个问题是紧扣上面的电池激活问题的,姑且设出厂的电池到用户手上有电极钝化现象,为了激活电池进行深充深放电循环3次.其实这个问题转化为深充是不是就是要充12个小时的问题.那么我的另一片文章"论手机电池的充电时间"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答案是不需要充12小时.
  早期的手机镍氢电池因为需要补充和涓流充电过程,要达到最完美的充饱状态,可能需要5个小时左右,但是也是不需要12个小时的.而锂离子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特性更是决定了它的深充电时间无需12个小时.
  
  对于锂离子电池有人会问,既然恒压阶段锂离子电池的电流逐渐减小,是不是当电流小到无穷小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深充.我曾经画出恒压阶段电流减小对时间的曲线,对它进行多次曲线拟合,发现这个曲线可以用1/x的函数方式接近与零电流,实际测试时因为锂离子电池本身存在的自放电现象,这个零电流是永远不可能到达的.
  以600mAh的电池为例,设置截至电流为0.01C(即6mA),它的1C充电时间不超过150分钟,那么设置截至电流为0.001C(即0.6mA),它的充电时间可能为10小时---这个因为仪器精度的问题,已经无法精确获得,但是从0.01C到0.001C获的容量经计算仅为1.7mAh,以多用的7个多小时来换取这仅仅的千分之三不到的容量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何况,还有其它的充电方式,比如脉冲充电方式使锂离子电池来达到4.2V的限制电压,它根本没有截止最小电流判断阶段,一般150分钟后它就是100%充饱了.许多手机都是用脉冲充电方式的.
  
  有人曾经用手机显示充饱后,再用座充进行充电来确认手机的充饱程度,这个测试方法欠严谨.
  首先座充显示绿灯不是检测真正充饱与否的一个依据.
  ★★检测锂离子电池充饱与否的唯一最终的方法就是测试在不充电(也不放电)状态时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压.
  所谓恒压阶段电流减小其真正的目的就是逐渐减小在电池内阻上因充电电流而产生的附加电压,当电流小到0.01C,比如6mA,这个电流乘与电池内阻(一般在200毫欧之内)仅为1mV,可以认为这时的电压就是无电流状态的电池电压.
  其次,手机的基准电压不一定等于座充的基准电压,手机认为充饱的电池到了座充上,座充却不认为已经充饱,却继续进行充电.
  〓〓〓〓〓〓〓〓〓〓〓
  4.充电电池有最佳状态吗
  有一种说法就是,充电电池使用得当,会在某一段循环范围出现最佳的状态,就是容量最大.这个要分情况,密封的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如果使用得当(比如定期的维护,防止记忆效应的产生和累计),一般会在100~200个循环处达到其容量的最大值,比如出厂容量为1000mAh的镍氢电池用了120次循环后,其容量有可能达到1100mAh.几乎所有的日本镍氢电池生产商的技术规格书中描述镍基电池的循环特性的图上我都能看到这样的描述.
  ★镍基电池有最佳状态,一般在100~200循环次数之间达到其最大容量
  对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却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循环容量的驼峰现象,从锂离子电池出厂到最终电池报废为止,其容量的表现就是用一次少一次.我在对锂离子电池做循环性能的时候也从来没有看到过有容量回升的迹象.
  ★锂离子电池没有最佳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锂离子电池更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表现不同的性能,在25~40度的环境温度会表现其最好性能,而低温或高温状态,他的性能就大打折扣了.要使你的锂离子电池充分展现它的容量,一定要细心的注意使用环境,防止高低温现象,比如手机放在汽车的前台上,中午的太阳直射很容易就可以使其超过60度,北方的用户的电池待机时间,同等网络情况下,就没有南方的用户长了.
  〓〓〓〓〓〓〓〓〓〓〓
  5.真的是充电电流越大,充电越快吗
  "论手机电池的充电时间"一文中已经讲了这个问题,对于恒流充电的镍基电池,可以这么说,而对应锂离子电池,这个是不完全正确的。
  ★★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在一定电流范围内(1.5C~0.5C),提高恒流恒压充电方式的恒流电流值,并不能缩短充饱锂离子电池的时间.


手机电池真假鉴别

手机电池真假鉴别
一、待机时间的长短
  电池待机时间的长短是衡量电池优劣的重要标志。电池待机时间的长短是由构成电池的单体充电电池的均衡性决定的。真的电池待机时间和说明书上标识的应基本一致。而假的仅有标识时间的一半。一些劣质的电池是用二手电池芯作内核,加上新包装组装而成的。销售者如不能保证待机时间与说明书一致,你就不能购买这种电池。有的销售者信誓 旦旦,其实他也不知道电池的实际容量,只是随便口述而已。这种电池一般是用品质不良的电池芯制造。如果购买后发现待机时间短,应立即要求退换。

  二、电池容量
  手机电池的容量一般为1000毫安/小时或1000mah两种。有的假电池根本没有容量标识,有标识也字迹不清。也可将电池拿到手机维修店去测量电流,以辨真伪。现在大家使用的都是锂电池,而锂电池是由几节近似于5号和7号大小的电池串在一起,配上开关装置和保护电路组成的。所以它有一定重量。如果你买的锂电池太轻,说明电池芯容量不足,该电池可能有问题。一般900mah的锂电池芯重量为35g,如果一块电池的电池芯加其他设备及电池外壳的重量不足35g,那这块电池可能就是假的。


  三、安全性
  手机电池是易燃易爆物品,如果电池内部没有保护电路,就极易变形,漏液,甚至爆炸。然而,许多劣质电池为了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去掉了这块电路保护板,以赚取更大的利润。市场上这种不安全的电池还不少,大家从外观上很难识别。购买时最好到正规的电信商场购买。
目前市场上的手机电池主要有三种: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镍电池。因锂离子电池容量最大,待机时间长,重量轻,是手机电池的主流品种。所以,上面所述均以锂电池为主。

外观辨别
  假冒伪劣电池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电池内的核心部件???电池芯片的质量差,充电量不足,放电时间短,抗破坏性能差,所标电池容量与实际不符等。

  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的手机电池,使许多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正品的手机电池一般具有以下外观特征:电池标贴采用二次印刷技术,在一定光线下,从斜面看,条形码部分的颜色明显比其他部分更黑,且用手摸上去,感觉比其他部分稍凸,很多原装电池都有这种特点。正品电池标贴表面白色处用金属物轻划,有类似铅笔划过的痕迹。电池外壳采用特殊材料制成,非常坚固,不易损坏,一般情况下不容易打开电池外壳,电池外观整齐,没有多余的毛刺,外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且手感舒适,内表面手感光滑,灯光下能看到细密的纵向划痕。

  电池电极与手机电池片宽度相同,电池电极下方相应位置标有“+”“-”标记,电池充电电极片间的隔离材料与外壳材料相同,但并非一体。电池装入手机时应手感舒适、自如。电池锁按压部分卡位适当、牢固。电池标贴字迹清晰,有与电池类型相对应的电池件号。电池上的生产厂家应轮廓清晰,且防伪标志亮度好,看上去有立体感。

  掂分量
  通常情况下,锂离子电池重量比较轻巧,每块电池大约为100多克;考虑到这一明显特征,不能随意假冒,大家可以采用测量手机电池重量的方法,来鉴别电池是否属于“挂羊头卖狗肉”那种类型的,毕竟其他种类的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在重量上相差比较大,简单称一称重量,如果电池超重太多或离100克标准太远的话,就能大致推断出该电池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鉴别起来比较直观,操作也很简单。缺点是鉴别范围有限,只对鉴别锂离子电池有效,而且实施起来不太方便,谁会随身带着一杆秤在身边呢?

  察言观色
  这里的“察言观色”,其实指的是仔细观察手机电池的外表颜色,是否与手机外观颜色一致。目前,不少手机生产厂家,为了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保护好自身利益,往往会通过不断地技术改造,来努力提高手机电池的工艺水平,以期通过优质的质量压制假货电池确保电池销量。一般情况下,正品手机的外观颜色与手机电池的外观颜色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刚刚挑选到的电池安装到手机上,看看它们之间的颜色是否相同,倘若它们之间的外观色泽、颜色有着明显差别时,该电池很有可能就是假冒伪劣产品。

质地辨别法
  有一部分种类的手机电池,我们完全可以依照结合点质地坚硬与否的方法,来鉴别出电池的真假。用力按下手机电池的圆拱形结合点,并用手指直接感觉一下该结合点的软硬程度。通常情况,正品手机电池的结合点质地相对要柔软一些,而且还表现出一定弹性,特别是在将电池插入到手机中时,有一种光滑无阻塞,插入自如的感觉,而且松紧适宜,与手机配合很和谐 ,锁扣稳定可靠;相反,劣质电池的质地就比较坚硬一些了,而且电池在安装时,也不大容易“滑”入到手机电池槽中。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很简单,同样也适合“菜鸟”用户。缺点是鉴别准确率不高,而且鉴别范围有限!

  包装辨别法
  每一块品质优越的手机电池,从外表看上去,都是整洁干净、色泽纹理非常清晰,表面外壳没有任何划痕与损伤之处;而且电池外壳上贴的标签,都应该包含类型、型号、容量、正负极标志、标准电压、电池厂商名等参数。此外,电池上的五金触片上,应该无划痕,也不应该有绿色或黑色霉点现象。倘若你挑选到的手机电池,与上面描述的正品手机电池,外观现象不相同的话,就可以基本认定当前购买到的电池是假货。

  充电观察法
  一般来说,性能优越的手机电池,内部有过流保护装置,一旦在手机外部发生短路,引发很大冲击电流时,该过流保护装置可以自动将充电回路切断,以避免手机电池因大电流冲击而发生损坏或烧毁现象。而劣质电池中,很有可能没有过流保护装置;这样电池在经过长时间充电,可能会出现电池外壳滚烫的现象,严重的话可能出现冒烟现象。如果电池充电没有多久,就出现发烫现象,那么该电池十有八九是次品。这种鉴别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准确地测试出手机电池的真假来,而且对各种电池都有效。

  以上这些方法是和各销售商和几位大虾级的朋友闲谈时总结出来的。总的来说,能适合绝大多数的机友挑选电池。有些方法虽笨,但确非常实用。希望以此对大家为爱机选购电池时能买到既廉价又质优的产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4-6-17 21:58 , Processed in 0.07205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