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主电路的结构 摘要:电磁炉的主电路如图1所示。220V交流电经桥式整流器变换为直流电,再经电压谐振变换器变换成频率为20~30kHz的交流电。电压电磁炉主电路的结构谐振变换器是低开关损耗的零电压转换(ZVS)型变换器,由微处理器控制功率开关管的驱动信号,完成功率开关管的开关过程。 电磁炉的加热线圈盘与负载(锅具)可以看作是一个空心变压器,次级负载具有等效的电感和电阻。将次级的负载电阻和电感折合到初级,可以得到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其
电磁炉的主电路如图1所示。220V交流电经桥式整流器变换为直流电,再经电压谐振变换器变换成频率为20~30kHz的交流电。电压谐振变换器是低开关损耗的零电压转换(ZVS)型变换器,由微处理器控制功率开关管的驱动信号,完成功率开关管的开关过程。
电磁炉的加热线圈盘与负载(锅具)可以看作是一个空心变压器,次级负载具有等效的电感和电阻。将次级的负载电阻和电感折合到初级,可以得到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其中,RA是次级电阻反射到初级的等效负载电阻,LA是次级电感反射到初级并与初级电感相叠加后的等效电感。
①[t0,tl]主开关导通阶段。按主开关零电压开通的特点,在t0时刻,主开关上的电压Uce=0,则C上的电压Uc=Uce-Udc=-Udc。如图3(a)所示。主开关开通后,电源电压Udc加在R及L支路和C两端。由于C上的电压已经是-Udc.故C中的电流为零,电流仅从R和L支路中流过。流过IGBT管的电流Is与流过L的电流IL相等。电流IL按照指数规律单调增加。电流流过R形成了功率输出,流过L而储存了能量。到达tl时刻,IGBT管关断,IL达到最大值Im。这时,仍有 Uc-=-Ude,Uce=0。IL换向开始流入C,但C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因此,IGBT管为零电压关断。
②[tl,t2]谐振阶段。IGBT管关断之后,L和C相互交换能量而发生谐振,同时在R上消耗能量,形成功率输出。等效电路如图3(b)和图3(c)所示。
③[t2,t3]电感放电阶段。如图3(d)所示。L中的剩余能量一部分消耗在R上,一部分返回电源,IL=0,L的绝对值按指数规律衰减。在t3时刻,IL=0,L中的能量释放完毕,二极管自然阻断。在UL=-Udc,即Uce=0时,主开关已经开通,在电源Udc的激励下,IL又从零开始正向流动,重复[t0,tl]阶段的过程。
当电磁炉负载(锅具)的大小和材质发生变化时,负载的等效电感会发生变化,这将造成电磁炉主电路谐振频率发生变化。这样电磁炉的输出功率会不稳定,常会使功率IGBT管过电压损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采用双闭环控制结构和模糊控制方法,使负载变化时保持电磁炉的输出功率稳定。
电磁炉主电路原理图见图4所示。220 V、50/60 Hz的交流电经熔断器FU1,再通过由RZ1、CT1、共模线圈Ll组成的滤波电路以及电流互感器至桥式整流器BQ25A,产生脉动的直流电压,通过扼流线圈提供给主回路使用。BQ25A①、②两端的电压同时送至辅助电源,并通过PCB上的二极管整流后得到脉动的直流电压作VAC检测用。
你去看看这帖,
我错误地并了个10uF400的电解在那5uF上。
就有以下这贴子。
用实际证明了,那5uF不是滤波作用的。
一次无意的失误,认识到厂家的强大
https://www.dzdu.com/thread-868369-1-1.html
(出处: 电子技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