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搜索附件  
© 电子技术论坛 文件下载中心

未命名_副本-1.jpg

 

呵呵,还有这个东西-SSD硬盘M.2 NVME转接PCIE
呵呵,还有这个东西-SSD硬盘M.2 NVME转接PCIE

知道硬盘M.2,从来没有用过,自己的电脑B85用的挺好,也没法用,升级用硬盘M.2要换主板,换CPU,算了,就是到菜场买个菜,也不用法拉利。

今天早起网上闲逛,发现老电脑同样可以尝鲜硬盘M.2

用个转接卡即可,而且看评论,好评如潮,不像是托.....

【工具】
mmtool.exe
NvmExpressDxe Compressed.ffs
【步骤】
第一步,也就是下载主板bios

第二步,下载MMTOOL和NvmExpressDxe Compressed.ffs

第三步,打开MMTOOL
点击加载映像,文件类型选择All Files,找到BIOS,确定,找到CORE DXE,点击浏览,找到NvmExpressDxe_Small_Compressed.ffs,随后点击插入就行啦,等待后往下滑动找到NvmExpressDxe_Small,随后保存或另存映像,到这里bios刷入nvme就算完成了

第三步 写入主板BIOS,用软件或则编程器都可以
wjqok 发表于 2024-11-27 14:10
这方面我很熟悉,不建议你搞,转换需要投入,需要改bios,速度会被接口限制,其它pcie插槽带宽,版本都比较 ...

早上好,的确有些不值得了
对于B85主板只有PCI-E 1插槽的情况,使用转接卡来连接M.2固态硬盘

技术可行性
接口转换:通过PCI-E转M.2转接卡,确实可以将B85主板上的PCI-E x1插槽转换为M.2接口,从而支持M.2固态硬盘的连接。这种转换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转接卡本身会占用一定的PCI-E通道,可能会对其他设备的带宽造成一定影响。

兼容性问题:虽然转接卡可以实现接口转换,但B85主板原生并不支持NVMe协议,这意味着即使使用了转接卡,也无法充分发挥NVMe固态硬盘的性能优势。此外,如果需要在操作系统中识别和使用NVMe固态硬盘,可能还需要刷入支持NVMe的BIOS,这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和风险。

性能与稳定性
性能损失:由于B85主板不支持NVMe协议,使用转接卡连接的M.2固态硬盘只能以SATA模式运行,其性能将受到限制。与直接使用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相比,这种方式在性能上并没有显著提升。

稳定性问题:使用转接卡和刷入非官方BIOS都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风险。转接卡可能因为硬件兼容性或驱动程序问题导致系统不稳定;而刷入非官方BIOS则可能导致主板无法正常启动或出现其他未知问题。

成本与性价比
成本考虑:购买PCI-E转M.2转接卡需要一定的费用,而且如果需要刷入支持NVMe的BIOS,还可能需要额外的技术支持或工具。相比之下,直接购买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可能更为经济实惠。

性价比评估:综合考虑性能、稳定性和成本等因素,对于B85主板来说,直接使用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可能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虽然M.2固态硬盘在速度上有一定优势,但在B85主板上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且可能带来额外的成本和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B85主板只有PCI-E 1插槽的情况,使用转接卡来连接M.2固态硬盘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考虑到性能损失、稳定性问题以及成本因素,其实际意义并不大。如果用户对存储性能有较高要求,建议直接选择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或考虑升级主板以支持NVMe协议和M.2接口。
性能与稳定性
性能损失:由于B85主板不支持NVMe协议,使用转接卡连接的M.2固态硬盘只能以SATA模式运行,其性能将受到限制。与直接使用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相比,这种方式在性能上并没有显著提升。

稳定性问题:使用转接卡和刷入非官方BIOS都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风险。转接卡可能因为硬件兼容性或驱动程序问题导致系统不稳定;而刷入非官方BIOS则可能导致主板无法正常启动或出现其他未知问题。

成本与性价比
成本考虑:购买PCI-E转M.2转接卡需要一定的费用,而且如果需要刷入支持NVMe的BIOS,还可能需要额外的技术支持或工具。相比之下,直接购买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可能更为经济实惠。
来自[电子技术论坛]www.dzdu.com

这几段是不对的
b85的x1插槽虽然只有500mb/s,但是x16插槽却是满血,轻松3000mb/s
l3387555 发表于 2024-11-28 08:58
再就是BIOS的问题,其实还是原来的bios程序,只是加入了nvme模块而已
对于维修人员来说是没啥难度和风险 ...

早上好,说的有道理。

性能损失问题:
提到B85主板使用转接卡连接M.2固态硬盘会以SATA模式运行,性能受限。但实际上,B85主板的PCIe x16插槽是支持NVMe协议的,能够提供更高的速度。 因此,如果使用转接卡连接到PCIe x16插槽,M.2固态硬盘可以以NVMe模式运行,而不是SATA模式,从而实现更高的性能。

稳定性问题:
提到使用转接卡和刷入非官方BIOS存在稳定性风险。确实,硬件兼容性和驱动程序问题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但是,对于B85主板来说,可以通过刷入添加了NVMe模块的官方BIOS来支持M.2 NVMe固态硬盘,这样可以降低风险。
另外,市面上也有现成的、经过优化的BIOS供用户直接使用,进一步降低了刷BIOS的风险。

成本与性价比:
认为购买PCI-E转M.2转接卡需要一定的费用,而且如果需要刷入支持NVMe的BIOS,还可能需要额外的技术支持或工具。然而,考虑到现在二手NVMe固态硬盘的价格非常便宜,例如128GB的NVMe固态硬盘价格仅为30多元, 使用转接卡连接M.2固态硬盘的成本并不高,而且性能提升明显,性价比较高。

BIOS问题:
提到刷入非官方BIOS可能导致主板无法正常启动或其他问题。但实际上,对于B85主板来说,可以通过刷入添加了NVMe模块的官方BIOS来支持M.2 NVMe固态硬盘,这样可以确保稳定性和兼容性。 此外,对于维修人员来说,刷BIOS并不是一个高难度的操作,如果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编程器恢复。

综上所述,使用转接卡连接M.2固态硬盘到B85主板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可以显著提升老电脑的性能,而且成本并不高。只要正确操作,稳定性和兼容性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还有补充几点
使用PCI-E x16插槽来连接M.2 NVMe固态硬盘的前提是这个插槽必须是空闲的。如果这个插槽已经被显卡占用,那么就无法使用它来安装转接卡和M.2固态硬盘。在这种情况下,只剩下PCI-E x1插槽可用,而它的带宽限制(大约500MB/s)将大大限制M.2固态硬盘的性能发挥,尤其是对于高速的NVMe固态硬盘来说,这种限制尤为明显。使用转接卡来连接M.2固态硬盘的意义确实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其他替代方案,例如:
使用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虽然性能不如NVMe固态硬盘,但SATA固态硬盘仍然能提供比传统机械硬盘更好的性能,并且可以直接连接到主板的SATA接口上,无需额外的转接卡。
升级主板:如果性能提升是你的主要目标,并且预算允许,可以考虑升级到支持M.2 NVMe固态硬盘的较新主板。这样可以直接利用主板的M.2插槽,无需担心PCI-E插槽的限制。
外部存储解决方案:考虑使用外部USB 3.0或Thunderbolt接口的固态硬盘,虽然性能可能不如内部NVMe固态硬盘,但可以作为一种折衷方案。

总之,当PCI-E x16插槽被显卡占用时,使用转接卡连接M.2固态硬盘的可行性大大降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l3387555 发表于 2024-11-27 12:28
我买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转接卡

学习中......

M.2盘的常见接口规格主要是从长度和接口类型上来分。

从长度上来说,常见的有2242、2260和2280这三种规格,它们的长度分别是42mm、60mm和80mm,宽度都是22mm。

从接口类型上来说呢,
主要有B key(SATA接口)
M key(PCIe接口)这两种,
还有一种B&M key的接口可以同时支持B key和M key。

B key接口速度相对较慢,适合一般办公和日常使用;
M key接口速度较快,适合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场景,比如视频编辑、游戏等。

要根据自己的主板型号和接口规格来选择合适的M.2盘。
l3387555 发表于 2024-11-28 08:57
而且也不是运行于sata模式
现在的二手128g的nvme固态才30多元,经济实惠,速度上千左右,对于b85这种老电 ...

周末好,试试看....
PDD---网购一块---联存台式PCIE3.0X4转m2 NVME转接卡满速ssd固态硬盘M.2扩展卡2280
XY----网购一块--全新新款群联E4C 128G Nvme协议固态硬盘 M.2接口 2230规格可转2280 PCIE4.0高速高兼容性固态



未命名_副本-1.jpg
         同一主题附件:
    未命名_副本-1.jpg
    未命名_副本.jpg
    未命名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127122544.jpg
    微信图片_20241127122547.jpg
    88cfcb45c62fd0d3cf604a33d90e0ad.jpg
    微信图片_20241207140043.jpg
    CSMCORE-2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1210114014.jpg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9-24 04:30 , Processed in 0.25001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