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393资料[size=10.5000pt]如图是一个LM393的内部框图。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843.tmp.jpg[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几个重要的知识:
[size=10.5000pt]1.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的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size=10.5000pt]2.对于PN结,在Vpn电压>开启电压以后,电压只要稍微增大点,电流就会迅速增大。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1. [size=10.5000pt]输入部分:由于输入的T1,T2为PNP三极管,且集电极接地,故这两个管子的集电结是反向偏置的,那么说明三极管要么工作在放大态,要么工作在截止态。而由于T1和T2的发射极电流为10uA,说明T1,T2必定工作在放大状态,同理T3,T4也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size=10.5000pt]2. [size=10.5000pt]于是T1的发射极电位大概为IN+ + Ueb(如果是硅管,那么Ueb= 0.7V), 对于T2, 发射极电位大概为 IN- + Ueb。
[size=10.5000pt]3. [size=10.5000pt]由于T3,T4的发射极电位是相等的(其电位是根据Vin的输入电压而浮动的),我们先假定IN+的电位=IN-的电位,那么此时,T3,T4的基极电位是相等的,由于T3,T4两个管子是完全一样的,故此时T3和T4流过的集电极电流是一样的都为Ic3.而对于T5而言,集电极电压=基极电压,所以T5必然工作在放大状态(临界饱和),由于T5特性和T6特性一致,并且它们的发射结电压相等,所以T6也工作在放大态。这时有Ic5=Ic6。而Ic3 = Ic4,故从T6的集电极往T7的基极输出电流为0,此时T7截止,则80uA的电流全部从T8的基极流入,发射极流出,此时T8完全导通,OUT输出为低电平。(假如IN+<IN-,则T6集电极往T7基极的输出电流为负,那么T7同样处于截止状态,所以是同样的分析结果)。
[size=10.5000pt]4. [size=10.5000pt]假如IN+>IN-,那么由于T3,T4两个管子的基极电压不等,由于Ve3=Ve4,故Vbe3<Vbe4,于是其结果相对于IN+=IN-,T3集电极电流的减小值=T4集电极电流的增大值,Ic4>Ic3,而根据T5,T6构成的电流源特点,此时有T6集电极这个点往T7基极传输的电流>0,此时T7导通。在这种情况下,OUT输出又分为两种情况:
[size=10.5000pt]5. [size=10.5000pt]第一种情况,T8输出为线性放大区,。此时T7处于放大状态并且由于Ib8=80uA-Ic7,若要使得T8处于线性区,则必须使得Ic7的电流略小于80uA,那么折算到Ib7=(几uA)/beta。由于这个Ib7是很小的,大概为数十nA级别,所以可以倒推出Vin+比Vin-只需大出很小的一点电压就可以让T8脱离放大区而进入截止区了。
[size=10.5000pt]6. [size=10.5000pt]第二种情况,T8输出为截止区,此时T7可以处于放大状态只要保证Ic7的集电极电流为80uA即可,也可以让T7处于饱和状态。此时OUT表现为高阻态
[size=10.5000pt]7. [size=10.5000pt]理论上来说,T7管子的特性应该是纵向管,即beta值比较大,这种管子只需很小的基极电流就可以使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所以也说明比较器的线性区是非常窄的。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总结:Vin+>Vin-时,OUT输出为高阻,若为线性区,则Vin+>Vin-,且其压差非常小。当Vin+<=Vin-时,OUT输出为低电平。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因个人水平有限,如有错误之处,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