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35577|回复: 6

东北财阀“立德堂”的兴衰始末。我的家乡新立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5 08: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T809HSE编程器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立德堂”,在辽宁省黑山县新立屯镇内,是我省有名的大地主兼资本家,也是东北三省三大财阀之一(第一是大连造船长张本政,第二是哈尔滨火磨公司毓昌源王精三)。当时,我家和“立德堂”同在一镇,相距不远,又有多年交往,耳闻目睹“立德堂”之兴衰内幕,经反复回忆和多方了解之后,现撰写成稿,摘要分述如下:
一、小面铺——创业
“立德堂”创业人王文立,原籍河北省迁安县人。于清朝同治三年前后,因避灾荒携带妻子和一弟两妹肩担来到东北。先到北镇县暂短逗留,后迁到新立屯(当时新立屯南边为曹家窝堡,北边郑家园子,西边西柳屯,后合并称新立屯)。初给曹家窝堡曹家磨面,即住在曹家后边坐北面南的小房里(现在轴承厂东南角处)。二、三年后就自己在家开设小面铺。由于家庭人多力壮,勤劳肯干,几年就成为小康之家。王文立为扩大家业,把家庭面铺搬到郑家园子南边,近于市场中心地带,扩大了营业门面,开始经营米面及日用杂货等业,家业日益兴旺。不久弟弟死去,长妹出嫁本屯李家,次妹出嫁于砬子山贾家。又过二十来年,王文立去世。遗有四子一女:长子王维德,次王维贞,行三是女(出嫁于靠山屯薄家),四子王维翰,五子王维纲。长子王维德继其父经理家业。为追念父本,命名“立本堂”(他家旧纱灯罩上还有“立本堂”字样)。除米面杂货外兼营粮谷,在他家路东开设一所较大的粮店——德顺昌,已由小康之家发展成这一带中等富户。王维德不到六十岁病死,二弟王维贞接管家业,不久死去,遂由四弟王维翰(号介藩)经理家务。家庭堂名改用父名“立”字,兄名“德”字,称“立德堂”,从此家业一年比一年发展起来了。
二、大粮商——发家
投机取巧  世代经商
“立德堂”发家致富,主订是由于创业人王文立及四子王维翰深明旧社会工商业投机取巧致富的道理,善于施展其剥削穷人的手段,巧取豪夺,唯利是图。王维翰就这样把父兄创办的米面铺、杂货铺等业,改成以粮油为主的“德顺北栈”(店)、增设“德顺西”烧锅和粮栈,“德裕庆”百货日杂商店(有他姐薄家一点股份)等三处,以后又发展有十几处。在新立屯凡是带有“德”字号头的买卖,差不多都是他一家开的。上至烧锅、当铺、粮栈、客栈,下至日用杂货应有尽有,占据了新立屯主要工商据点,操纵了新立屯镇的商业命脉。
依仗官兵  欺行霸市
王维翰执掌家务,时值清末民初,军阀割据,各自为政,动乱不定,市场紊乱,币制币值幸免不统一,特价张落及其无常,工商各业都有可乘之机,王维翰就大显身手。日俄战争时期,奉天省将军增祺率领一些军队逃到新立屯避难。其它一般工商业大都关门闭户,怕受损失。唯有王维翰视为可乘良机,把他们都招到自己商店和家里,待以上客之礼藉以部队维持秩序,开始烧酒营业,并以酒换粮来维持日用。恰好各界人民都因荒乱,只顾大吃大喝,边外蒙民更甚。当时百里内外没有其它烧锅开业,每日前来换酒的人络绎不绝,昼夜八班轮烧,还是供不应求,除换粮外还挣得许多现钱。以后时局稍稳,增回省府。不久招唤王维翰到省,据说尝给他许多金钱。数字虽然不详,但“德”字号商业自此就借势蒸蒸日上了。增将军奏请皇帝,又请封王维翰为四品候补知府,并授予顶带花翎,于是人都称王维翰为“四大人”,声势越来越高。
以后又有清军老依巧和洪福臣等官兵来新立屯驻防,由于有增祺的前因,也同样帮助“立德堂”经营商业。彼时一般商业都苦于官欺匪夺,不敢大肆经营,唯有“立德堂”的商业,依仗官兵保护,欺行霸市。不仅本镇没人敢欺敢夺,即使运货大车上插有“立德堂”的旗帜,亦可各地畅通无阻(那时没有到新立屯的火车,专凭大车运输)。就是一般农民来卖粮的大车,一说是给“立德堂”送粮,也没人敢动。所以新立屯几乎成为“德”字号商业的独霸市场,更是财源茂盛,日进斗金了。在这个日期,又逐渐增设了“德顺西”、“德顺北”、“德顺光”三个当铺,“德顺昌”油粮栈,扩大了“德裕庆”杂货店。仅以“德裕庆”而言,代理经营以及其它进口商品等。不久又开设“广德铁炉”木铺、皮铺等行业。在县内半拉门、黑山镇、姜屯先后设立烧锅当铺。奉天省的沈阳、通了、黑龙江省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省范家屯等地都有他大大小小的工商业联络栈。从此“立德堂”在整个东北形成了它的经济网,成为东北商业一霸。

假装慈善  笼络人心
新立屯位于黑山县北部,汉蒙交界地带,西北二、三里外,就是蒙民地区。大郑铁路筑成后,交通日益方便,汉蒙物资多数在此交易。远达热河、赤峰、林东、林西、元山等地,近则八仙洞、库伦、鹜欢池、哈尔套、阜新、通了、阿尔沁屯前后各旗。上自蒙古王公,下至畜牧农民,无不来到新立屯“德”字号作客。还有年年步行或爬行赴沿海(锦西、兴城沿海)拜佛的善男信女,也以新立屯为休息处所,一住就是十天二十天的。“德”字号从来不放弃这种机会,热情招待,供应食宿,存放物品,名为奉佛,实则拉扰收买人心。使一些蒙民也成为“德”字号的固定顾客,成为“立德堂”的剥削对象。
“四大人”王介藩面善心恶,吃亏他是不干的。他所开的买卖,到年终结帐时,明明是赚一千元,可是只拿出一百元作伙计们开支,余下那百分之九十归东家所有。底下掌柜的、伙计们一年到头,一家老小仅能维持糊口而已,伙计们家里遇有天灾病业,还得到东家门上磕头借钱,可是这位面善心恶的老东家王介藩却装出一付慈善相说:“那好办,不就是用几个钱吗?告诉柜房拿一头二百的,先花着”。伙计们把钱花了,哪知到年终结帐时,所欠的钱利上加利,一律扣下,结果一年的劳金钱被扣得净光,家里连吃饭都成问题。
垄断市场   囤积居奇
新立屯地处山海关外,交通方便,四通八达,是辽西一带粮谷集中地点。当时蛇眼高梁、棒子经窠、串地垅谷子等,尤为本地著名特产,味香出米多,向来吸引客商。如河北、大连、山东、沈阳、哈尔滨、日本、朝鲜等客商,特别是军用粮、出口粮大宗顾主,成年累月地住在新立屯购买。粮食来源既广且多,常年库满仓盈,只有获利绝无亏损,在辽西甚至于全东北,“德”字号是压倒一切的粮商。
“立德堂”不仅在东北各大商埠有通行报信网点,还在关内滦州、昌黎、津、京、华北各地,都有长期驻在人员和互通消息商号。一切行情无不尽先入目,何去何存,或涨或落,总是胸有成竹。如国外洋货,国内军用粮谷等大批交易,都跑不出“德”字号圈套,其它不晓行情的商号,只得任其左右,囤积居奇,垄断市场,随心所欲。
利用乱发纸币机会   牟取暴利
民国初年,有些投机取巧商号借发纸币以维持资本。但流通区域有限,越区就得兑换,兑换行市忽高忽低。“德”字号交易广,钱的种类多,兑换方便,没少从中取利。卖粮者也愿到“德”字号去卖,可得到心中所欲之钱,无形中又把卖粮农民吸住,于是在纸币上,粮价上,都多得一些利润。但为期不久,王维翰感到这种纸币不可靠,让“德”字号不再使用,以后在货币整理时,他又一点损失没受着。可是其他商号大受其害,为挽回行将倒闭的危局又不得不向“德”字号告借国币。因此“德”字号又得了很多意外之财。
玩弄钱粮行   巧取双盈利
当时新立屯有钱粮行市场,在老爷庙前院,由本镇八大(有时增减)商号组成。“德”字号有“德顺北栈”、“德顺源烧锅”、“德顺当”、“德顺昌”和“德裕庆”五家,其他是“元兴店粮栈”、“会元当”和“广和当”三家。每早六点开行,各号都派专人到场办理借贷,每一千元为一个借贷单元。利息多为月利,有时也有日利,利息高低,由借贷双方商定。到开行时如有借贷者,即喊出我号贷出几个,借者应声想借几个,双方共同商妥利息多少,落帐过钱。就这样一次次叫喊,直至无人借贷为止,由办公室执事人员宣布本日几分利妥几个,并牌示于众,就告结束。八大家以外如有借贷者需求八大家某商号代办。由代办商号负责还款,以资信守。以此情形,“德”字号就大有可乘之机,行低就借,行高就贷。由号内存款多,资本大,各处行情灵通,只有盈利,绝无亏损。其他各号正与“德”字号相反,不但不能与之抗衡,一遇资金周转不灵,行情得息较晚,借贷常赔。但“德”字号哪里来的这些钱呢?是本号资金吗?不是,都是买粮顾客带来的钱。按时习惯,客人买粮钱不管多少,都存放粮栈内,否则恐遭诈骗,不给代买。“德”字号粮栈多,哪天都有几十万元存款,随走随来,经常保持很大的金额,何日都能出借,故可左右钱行。所收利统归粮栈所有,顾客无权干涉。因此就成了“德”字号发财致富的大道。并且粮栈买粮是入斗较大(不是斗型大,是刮板轧力大)每斗差距一至二、三斤,天长日久,合计起来也是很大数字,全归粮栈所有。此外还收买主佣钱(代买手续费)。买卖中间差价钱(利润等),确属一箭多雕。
粮行市场更是如此,在竟争上,八大家中“立德堂”是五家与其他三家相斗,定操胜券。据云,“立德堂”在玩弄钱粮上,时间虽不太长(几年就国家取缔),却获莫大财富。
三、侵吞大量土地,搜刮地租
新立屯的大田和园田
“立德堂”在新立屯镇周围,计有大田二百多垧,园田二十余垧,大都是以高价购买的。大田全是佣人耕种,每年约收上千石粮食,园田多数租与他人,每年收入一、二万元。在双山子还有一片山场,系属开荒占领,已领有升科(1)执照,栽种果树,饲料猪鸡牛羊,按年均有收入。在山场中间凿井建房十余间,住有专人看管,每逢新春佳节时有家人前往游玩,但周围一般群众不得任意入内。
东大荒农场
东大荒就是新立屯东二十左右里处一片天然活野,北至五台子仙集堂大荒(即张海鹏的),南至前后房身、长岭子、獾子洞,东邻五家子、小磨子、于家窝堡、冯家窝堡,西邻唐家泡、四家子、泉眼等十几个村屯,围绕着这片土地。中有由北向南流的一条小河,两岸全是肥沃平原,曲曲弯弯长约十余华里,东西宽多则四、五里,少则不到一里,一向是周围这些村屯人民牧养、打柴、取土垫圈、抹房、修建等用土之地。“立德堂”乘民国初年土地升科起照机会据为有。群众争论多年,终归失败。“立德堂”就在这片土地上,开垦耕耘,栽种树木,牧养许多马牛猪羊,修盖有二百多间房屋的农场大院,碱地建设两个砖窑,洼地为苇场和草场。并以高价收买不少周围村屯群众的良田,加上自垦耕地,约有七百多垧,每年产粮两千多石,其它草木牲畜收入不下数万元。可是周围村屯日益衰落,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偶有触犯“立德堂”草圈土界者,轻则罚款,重则法办。拉车碱土抹房还得花钱开条。有的是“立德堂”有意而为,有的是看管人员从中作崇,如是等等,人民深受其害。
另外在这片荒地东十里左右的狼洞子,吴家屯还买有和占有三来垧,曹岗子四百来垧,全是租给当地农民耕种,按年收租。

通辽农场(也名立德堂村)
民国十年前后,通辽县大放荒地时,经王维翰侄王占卿买四十七方荒地,每方约合五十垧,加上开垦时又扩充一些,约有三千三垧。招募耕种人员日多,逐渐成为一个村屯,人都称为“立德堂”村(解放后曾名“立德堂公社”)。还开设一处烧锅,牧养许多牛羊。每年收入粮谷,在伪满时除酿酒外,大都用于受灾捐献方面。“立德堂”本家只获得烧锅和饲养牲畜所赚的一些钱。
仅据以上所述,就有良田五千多垧(有些零星土地、荒甸、牧场除外),堪称东北一大地主!

四、家道豪富,挥金如土

大量的房产

“立德堂”的房产多数在新立屯镇,自己住宅有三百五十多间,出租民房和商店房有二百多间(只是陈老焕所经管的)。自家商业用:“德顺源”、德顺西粮栈“、德顺西当铺”计三百五十多间;“德顺昌”粮栈和当铺二百五十多间;“德顺北店”、粮栈,当铺三百多间;“德裕庆”和它路南货栈二百多间;东场院一百多间;旧南关校,龙五庙小学和第五小学校舍共二百多间,合计一千九百五十多间。其它外地工商号所用房屋,无论本县内或县外,也都是“立德堂”自己所有,约有两千来间。阜新市海州东市场,若大的一片地,几乎全是“立德堂”所领的地号,虽未全盖,已修的也有一、二百间,出租给商民使用。阜新东门里还有几处,新邱也有一些。总之,“立德堂”各处所有房产,合在一起足有五千来间,也可算作东北的一大房阀了。

豪华的住宅

他们的住宅,位新立屯镇现文化馆后街稍东一点路北,占有两垧来地的一所庄严大院。周围大墙三丈多高,下系砖带石垒,上系有孔花墙,四角炮台更高,远望形似一座小城。南面有东西两个黑油漆大门,门外左右均有上马石和槐树各一棵。门扇镶有菊花钉,东西门楣挂有“济公好义”、“一方之望”、“德高望重”等匾额,东门中间是清封“四品候补知府”一块大匾,也就是增将军请封王维翰的官衔。前门房设守卫传达室,两侧有木匠铺、铁匠炉。东院两层房,设有四个帐房,是家中专管各方工商农来往帐目,由家监理。里院正中一所用红砖圈围的房是内宅,每对夫妇三间,一间住女仆或乳母。凡超过十五岁男女少年,均得另住独身宿舍,不准混淆。东跨院后边是佛堂、祖先堂,前边是家人专用的各级学校教室,凡达到学令儿童都得入学,中小学均不出家门,青年妇女无事也得入学(单设班级)。西大院也是三房屋,第二层正房专为招待常驻客商之用,伪满被日军占据。其它多是各种宿舍和食品仓库等(但地下室在东院佛堂前边,解放后露出)。客厅、饭厅东西两院均有,大小不一,男女有别。东西两大院后边,是有名的“立德堂”花园。内有玲珑亭两座,大的在花园东北解接近炮台处,是方型;小的在花园南,离东院后房不远,是园形;两亭上兽类似仲鼓楼兽形状,围柱均是经漆,栏杆更是多样,中设桌椅,四角有瓷蹲凳,专供老年、家人玩赏、饮食之用。距离两亭中间,有假山一座,用吸水石修在园水池中间。山上除严冬外,总是湿润有水,满山花草小树。并设有各色电灯泡,此亮彼灭与花卉互映。下有池鱼乱跃,上有明月当空,更是颇饶风趣。至于禽兽虽然不多,猿猴窖导鸟,黑熊野狍,也应有尽有。松柏树木,冬夏常青,玻璃窖内鲜花经年盛开,真是另有洞天。惜其只限于家人玩赏,对外并不开放。
下图为“立德堂”后院花园一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12-9 10:57 上传
下载附件 (24.2 KB)






封建家庭

在伪满末期,全家计有七十四口人,大概是最多时期,家人生活都是封建旧习,男女界限很严,饭厅按等级分设,就餐时间也不一致,其他勤杂人员更不能混杂。内外非近亲女仆,一概不得入内。遇有买用物品等事,都得通过女仆办理,内宅妇女从不得上街露面,串亲时也得女主事人批准。乘坐垂帘轿车才能前往。内宅只有一个大门,在大门内,各屋可以自由来往。逛花园,上东院学习,男女各有时间,也不随便。他家一位北京师大毕业的妇人钱某(王式湘爱人),在新立屯中学代几天英语课,曾说过“我可下子出了牢门,看到市面……”,如此封建可见其一斑了。
“立德堂”的家,一贯是重男轻女,男子有上过大学和留学日本的,女儿们大都在家庭学校读书,没听说过谁是大学毕业。在旧社会当过官的有王左卿,曾任黑龙江省汤原县长,任内有些不当,降调克山县税捐局长,经吴俊升省长派他弟王占卿接任汤原县长。王占卿字相忱,是奉天法政大学毕业,曾任奉天省议会议员。在一九二二年又转任兰西县长,一九二四年调任安达县长,一九二六年任肇州(现在肇东和肇原县)县长,一九二八年解职回家,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又经吉林省长张作相任为勃利县长,至“九一八”事变离职回新立屯老家,解放后死于北京。少东家王丹忱曾贿赂国大代表,并想培养个人势力和沽名钓誉,还办了一所“中正中学”(后改为“四维中学”),并帮助国民党反动派修工事,打解放军,企图保全他这大地主的封建堡垒。解放后他已被正法,其他人员大都在新立屯解放前夕,逃往北京等地,诸多不详。

大办丧事

这样封建人家,向来是以丧事为大事,每次花费少则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在王维翰大嫂(冯氏大寡妇)死时,共办“七七”四十九天。天天车马盈门,宾客如山似海。除旧有房屋外,还搭有灵棚,三起楼的待客棚和客房子等,招待吊唁客人。食多山珍海味,酒多玉液琼浆,四十九天,始终如一。由于大寡妇是出身于小磨子冯大喇嘛迷信家庭,更有些特殊的铺张浪费,什么纸草活、楼台殿阁、花鸟树木、金童玉女、开路鬼神、并葬伺俑,金银桥,鬼王台等,什么经奠,尼姑经、老道经、和尚经、喇嘛经、加上八班鼓乐,几乎是应有尽有。低纸草活一项,由新立屯西街一直摆到东门外,全长有四华里。在死者“归天”之夜,更千奇百怪,鼓乐轮奏“大拉天鹅”响彻动宵,鬼王台僧道升台打鬼,惊心动魄,金银桥上挥撒金钱、铜钱落地,纸币弥空,穷人可拣而不可出声。过十场地狱时,经奠祈祷,子孙跪拜,焚香化纸升疏告天,鬼王披发仗剑,金童玉女驾鹤载魂(死者名牌)西游,孝子贤孙齐呼:“西天大路走……”,盛极一时。仅赏钱也得上千元。
“立德堂”所用的寿木(即棺材),多数是外椁内棺,带有莲花底座,棺内有天花板,庆板,雕有星辰日月,云鸟花纹,所用木材大都是香柏赤柏或松木,质坚实不易腐烂。
“立德堂”共有四处墓地:一是老坟。在新立屯东大八家子稍东北一个弯曲蔓延的慢岗上,花墙石柱,松柏参天,葬埋着王文立及其长子等。一九五八年深翻时夷为耕地,现又成为八家子住宅区,已盖有房屋。二是唐家泡后山东坡,松柏不大,杨柳颇多。葬埋的是王文立次子王维贞等,解放后已平为耕地。三是又山子南山西坡,山麓围绕形似椅圈,花墙不高,里外树木较多。葬埋着王文立五子王维纲夫妇,和埋有王维翰夫妇及他女儿的两个坟堆。据云王维翰死时,他女儿就绝食,不几日病死,故葬此地,现已成为一片荒凉。

大办婚事
“立德堂”的男婚女嫁,依然是非常豪华。女嫁装奁,却辄数千元;男婚迎娶,往往超过万元。如王维翰之子王庸忱(现名王珏)在结婚时,高搭三起楼的彩棚,设有餐厅、贺厅。贺厅内陈列满屏幛,都是绫罗缎匹金碧辉煌。大行婚礼正式招待三天,烟酒饭菜足得万八千元。这是“立德堂”本家如此耗费,一般亲友随礼者所费金钱也是为数不少,普通农村地户、家中童仆人员,每人最少也得一、二元(银元),合计起来数目浩大。唯我不才,只在这次婚礼上花了两角五分钱,即买一张虎皮宣纸,写上“立德堂”王介藩令郎新婚祝贺冠顶的几句诗词:
立本商农大道中  德参化宇了天公
堂堂一帜渤海北  王者之风百世同
介然胸怀藏千古  藩篱岂止镇西东
令展缤纷迎佳偶  郎携千金浴春风
新逢晏尔黄道日  婚奏关睢喜盈庭
祝譬石崇今何在  贺君多立不朽功
王维翰深知我意,当时裱挂在贺厅正面,后悬于日常客厅多年。彼时人多怪我为非,我深感王维翰尚有自知之明。

五、财势衰落  倾家荡产

据云“立德堂”财势衰落有三种原因:一是日本侵略东北,时势所迫,难再发展。王维翰有见于此,就把家务交给其侄王丹忱经管,自一九三一年后,即力求缩减,维持现状。至粮谷统制,关闭粮栈;粮谷出荷,不大耕耘;“大兴当”设立(为国家的),当铺歇业;全盘经济统制,各行各业都日渐萧条;最后日鬼大露虎口,向其强行捐献(捐修黑山公会堂,价买新立屯西铁路大桥)等欺压行为,才大悟财势皆非。因此想用第二个办法“分家缩产”由大变小,不意,竟因此引起纠纷,老股中(即王维翰辈哥四个),儿辈少的主张按老四股分,儿辈多的(共七个)主张按少七股分,各持已见,多年未能分开,各人专顾肥已,家业日趋衰落。其家庭人心涣散,抽大烟、娶小老婆等倾家荡产行为,层出不穷,无法挽救了。三是人多云:“立德堂”老坟发家致富的风水被韩丙之挖坏土龙脉所致,这纯属唯心主议,不便多谈。当一九四五年光复时,千百万家私,所剩无几。
一九四七年冬,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新立屯,砸开了大地主“立德堂”的封建枷锁,开仓济贫,平分财产,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开始了,拥有二、三百年剥削历史的大地主兼资本家——“立德堂”宣告彻底破产。

注(1)升科——旧时凡新垦土地满一定年限后,政府照一般田地收税条例开始收钱粮,称升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12-9 10:57 上传
下载附件 (25.5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12-9 10:57 上传
下载附件 (73.55 KB)




图片二张
上图是“立德堂”之商号“德裕庆”;下图是“立德堂”之商号“德顺店”炮台。(一九三六年摄)





  现在立德堂,就是我们新立屯人,都知道的部队大院。我经常去部队大院给大兵们修电视呢。南方的兵多,好像好有一位是四川绵阳的。山东的呢。
发表于 2011-4-5 08: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错。介绍的很详细。图文并茂。
发表于 2011-4-5 12: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RT809HSE编程器
新立屯好熟悉的名字,似乎离我的老家不远。
发表于 2011-8-26 18: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新立屯 靠山屯  薄家的后人  就是文章里说的立德堂老姑奶奶家  文章写的非常好  和老辈的回忆一样 谢谢了
发表于 2011-8-26 18: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德堂大东家和张作霖是把兄弟 我祖辈在立德还见过张学良   立德堂很重视教育很多子女都送到北平去上学 王维汉去世后他女儿殉葬了 当时张作霖还送了花圈  溥仪的武官长张海鹏回新立屯立德堂给商铺和住宅粉刷就花了12万块大洋。立德堂的房子当是就是地热的。东北要解放时立德堂的后人大多去了北平也有去台湾和美国的。
发表于 2011-8-26 19: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非常好,我是新立屯人,要是能和您联系就好了,能更了解一些老一辈的事,
发表于 2011-9-9 21: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 我想向你了解点事情 方便加QQ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8-7 04:02 , Processed in 0.072322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