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22804|回复: 179

【本周话题】第075期:空调爆炸屡屡曝光,责任究竟谁来承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30 17: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T809HSE编程器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空调爆炸屡屡曝光,责任究竟谁来承担?

    “空调爆炸”听起好像危言耸听,感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近年来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并且屡屡被媒体曝光。
    从以往报道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大多与新型冷媒的易燃易爆性有关,这种事故给用户和维修工带来太多的伤害。空调爆炸事件发生后,厂商调查的结果通常是维修工或者用户操作不当导致。
    维修工是经过培训上岗的专业人士,如果说专业人员都会存在操作不当而导致空调爆炸,那么对于非专业人士的用户操作不当会更为普遍,也就更容易导致空调发生爆炸。
    所谓家电产品是给普通用户日常使用的设备,简单易用是大家所追求的,用户数量众多也绝非都是空调专家,“使用不当”带来的后果如此严重,谁还敢使用空调呢?


    无论何种原因都有责任归属,我们在分析爆炸原因的同时,希望能有更明确的责任划分,各自承担应该担负的后果和责任。
    希望大家在些跟帖讨论:分析空调爆炸的具体原因?空调爆炸事故,责任究竟谁来承担?是用户还是维修工?是厂商还是相关部门?


活动奖励方案:话题提供者50枚金币,优秀参与者50枚金币,我们会对有独到见解,积极向上的回帖会进行加分鼓励,您也可以通过单独主题并自定副标题的方式参与话题讨论,期待大家的热情参与!
格式:【参与话题+期数】+ 自定副标题
例如:【参与话题第xxx期】xxxxxxxxxx(自定副标题)



相关链接:
又一起空调爆炸,维修工右眼被摘
突发!揭阳空调工安装空调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死亡!
空调压缩机突然爆炸,两名维修工受重伤
空调外机故障突然爆炸 男子被炸黑致脑出血
出租房发生意外,安装空调发生爆炸事故
维修空调过程中空调外机爆炸两名维修工人丧生!

又一起空调爆炸,维修工右眼被摘.jpg
维修空调过程中空调外机爆炸两名维修工人丧生!.jpg
突发!揭阳空调工安装空调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死亡.jpg
惨剧!空调压缩机突然爆炸,两名维修工受重伤.jpg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24 收起 理由
gccxj + 3 我顶
wp7208335 + 5 顶一下
彩色的翅膀 + 3 我顶一下
金林维修 + 2 我顶一下
立好 + 3 顶我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4-30 17: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32冷媒的空调在20平方的房间内使用这是普遍现象,夏天关门开空调这是常识,如果某种原因室内机存在漏点,【这种可能性很大】,在房间开关灯也是非常正常的举动,当然还有办公室内抽烟什么的也是非常普遍的,而且门的设计是从外往里推的,这样内部爆炸就没了快速释放的途径,反正我认为后果很严重,理论上就不安全。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收起 理由
叶先生 + 2 我很赞同!
谢工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4-30 17: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RT809HSE编程器
这个感觉还是冷媒的原因;感觉还没老的冷媒安逸;既然老的冷媒污染大;那就应该积极研制一种性能更好的冷媒;就像你说的空调现在属于家庭必备用品;还是用不爆炸的冷媒好;现在的这个冷媒真的不安全..............
发表于 2017-4-30 17: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厂家一推2 5 6,把责任推的干干净净!!都是安装工的错!!
发表于 2017-4-30 18: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诺速修 发表于 2017-4-30 17:27
32冷媒的空调在20平方的房间内使用这是普遍现象,夏天关门开空调这是常识,如果某种原因室内机存在漏点,【 ...

三诺大师说的很对,如果说是安装维修工操作不当引起的爆炸,那安装维修仔细注意就可以了,但32冷媒那么危险易爆,如果内机有漏点而室内空间狭小,那么泄露量达到一定程度,在屋内产生个电火花,抽支烟就会爆炸呢?到时候是不是又会推卸到用户身上使用不当?
发表于 2017-4-30 18: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R32冷媒应用以来、才听到类似伤心的报道。难道要以牺牲空调维修工的生命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节能、环保吗?
发表于 2017-4-30 18: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1、安全的隐患在于用的制冷剂不科学,片面追求省电环保而放松了对易爆物管制。
2、安装、修理者没有经过严格可靠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错误地沿用了传统制冷剂的操作模式,犯了经验主义的致命错误,是大多数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3、即使安装、修理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但也只能把事故的概率下降到一定的程度,仍然无法保证在故障状态下的绝对安全。比如制冷剂泄漏、管道堵塞等等。
最好的办法是暂停使用已经发生爆炸事故的制冷剂,待找出可靠的方法消除隐患后再推广。
发表于 2017-4-30 18: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台两台不会炸,但多了爆炸的概率就上来了。空调难免会有泄露管路开路管路堵塞等情况发生,当系统内部吸入空气就有爆炸的可能。
发表于 2017-4-30 18: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7-4-30 18: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生产厂家,厂家全责。
这样很快32就消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8-23 11:24 , Processed in 0.07766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